全球同運議程回顧2020 (LGBT+ Agenda, Global 2020)
同性婚姻/同性伴侶結合:
同性婚姻/同性伴侶結合:
司法覆核案件
![]() |
林鄭月娥︰區議會過去一年「吵吵鬧鬧」 正研公職人員需受國安法約制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7-11-2020) |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要了解一個活動的真正內容不能夠單憑一兩句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需要了解它的真實情況。任何團體或者個人決定是否支持一項活動,特別是一些有爭議性的活動,必須先了解活動的實際內容,以及有沒有一些隱藏的議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翻查這個活動過去的歷史,以及其他人的回應。因為,支持一項活動同時是將自己或者團體的聲譽押上去,若果對方掛羊頭賣狗肉,自己就會成為賣狗肉的幫凶。
最近有多個區議會通過成為今年11月同志遊行的支持機構,相信他們好有可能都是被同志遊行的表面訴求所誤導。追求平等權利其實是大多數人的意願,就算反對同性婚姻的團體,亦不會反對同性戀者應該享有同其他市民一樣的基本人權,例如集會結社、言論和出版的自由、選舉和參選的權利等等。不過,追求平權不等如一定要訂立帶有特殊保障、以及會懲罰持不同意見人士的性傾向歧視條例;或者要支持徹底改變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同性婚姻。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雨傘運動的佔領行動歷時七十九日終告落幕,從事工目標(Task Goals) 而言,運動未能逼使政府積極回應訴求,在制度變革上沒有實質果效。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但「種票」事件卻成為餘波,或多或少打擊了市民對選舉的信心,以及選舉事務處的公信力。在傳媒的監察,加上市民的有力指控下,廉政公署已拘捕多名涉嫌「種票」人士。事件既然已進入司法程序,筆者也不擬探討此事對選舉結果有多大影響,或疑似幕後黑手的身分。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雖然選情不算激烈,但各候選人看來都盡了全力,去爭取為市民服務的機會。
筆者在大埔區從事教育服務三十多年,期間亦積極參與區內各類社區活動及事務,對本區有一份濃厚感情和歸屬感。過程中,認識了不少理念相同、積極、投入的區議員,為協助他們競選,筆者亦利用公餘時間為他們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