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社會關懷

耐人尋味的第42段

陳永浩博士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08/02/2013

上屆政府提出六項優勢產業,得到社會認同。經過四年的推動,過程中有若干問題需要檢討,例如醫療人手不足,教育應否作為產業看待,社會上存在分歧,在滿足本地需求和發展這兩項產業之間也有矛盾。「經濟發展委員會」將檢討產業發展策略和政策,訂出建議。

助人去助人是快樂之源

林國冬
明光社項目主任
25/10/2012

位於深水埗北河街,有間為人熟悉的燒臘飯店。為何這店子會如此有名呢?平、靚、正,或許是原因之一。當別的店子,一個普通的晚餐也賣近50元時,這裏的堂食叁餸飯,有魚有肉有菜、大大碗的白飯、熱騰騰的例湯,卻只賣廿多塊錢。價錢平、用料足,因此深受街坊們的歡迎。

唱國歌,的確很感動流淚

陳永浩博士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25/08/2012

現時教育局硬推「國民教育」,加上港人登上釣魚島,又經過四年一度的奧運,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國度「多聽多唱」,熟悉一下,以培養感情。當國家運動員得獎或聽到國歌時,懂得感動和動情嘛!當教育局要求小學生唱國歌後要集體大聲叫「為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時,卻鮮有人提及我們國歌的「坎坷背景」。

奧運精神:理想與現實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3/08/2012

倫敦奧運剛結束,後續活動仍一個接一個。上星期有報社舉辦「型男索女」選舉,讓讀者在報社預定的10男10女中選出心儀的男女運動員各一名。而今個星期倫奧的國家隊金牌代表團亦會訪港叁天,除了作羽毛球、乒乓球及跳水的示範表演,也會參與大匯演。籌備大會希望香港巿民可以親眼目睹內地金牌運動員的風采而受到感染,從而推動全民運動。

成功爭取變刁民?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30/08/2012

又踏進選舉月,我們除了看政綱,更多看的,是各種各樣的工作報告,當中又以「成功爭取」或「為你服務第xxx次」的單張最吸引人,因為這種「爭取」、「服務」給人一種務實,做實事,認真為巿民服務的感覺。
 

走在通識最前線

立法會選舉記者訓練班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
30/08/2012

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本來是各大政治團體互相比拼政綱和理念,讓社會一起透過選舉決定未來香港走向,並向下一代作公民教育的大好時機。可惜近年的選舉議題被扭曲,傳媒又將專注力集中在揭候選人的黑材料中,社會平白失去討論政策、治港理念的好機會。有見及此,明光社在5月招募了12間中學共60位學生,跟他們一起深入了解整個選舉制度,更鼓勵同學們與候選人接觸、訪問,提升他們的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