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164期)

「同性伴侶替代框架」對香港婚姻制度與家庭的挑戰講座

燭光網絡 164期 (p.20)
25/09/2025

政府早前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以履行終審法院《岑子杰案》的判決,關心婚姻及兒童福祉運動、香港性文化學會、維護家庭基金、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與明光社於2025年7月31日合辦講座:「同性伴侶替代框架」對香港婚姻制度與家庭的挑戰,從法律、哲學及社會角度剖析《條例草案》,強調其潛在衝擊,並建議替代方案。

丘志強律師分析稱,因香港不承認岑子杰與男伴在美國的婚姻而提出司法覆核,終審法院一致裁定香港憲法並沒有賦予同性婚姻的法律權利,同時也沒有憲制性要求承認外地的同性婚姻,但以3:2裁定香港政府沒有提供替代方法在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做法,違反《人權法案》第十四條。因此政府有積極義務以替代法律框架承認同性關係,保障他們的私隱權不被侵犯。

「褪網2025 –– 親子無手機晚餐」

燭光網絡 164期 (p.22)
25/09/2025

明光社、AWANA、香港基督少年軍、基甸事工及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合辦的「褪網2025 –– 親子無手機晚餐」活動及徵文比賽已在8月圓滿結束,活動以「唔碌手機2個鐘 共進晚餐心接通」為主題,邀請親子家庭在晚餐時暫時放下手機,專注於彼此的互動與溝通,共同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此活動有十間學校及主辦機構參與,近百位參與者及其家人一起完成兩小時「褪網」活動,體驗親子無手機晚餐,重拾面對面的交流樂趣。無論是分享一天的點滴、傾聽孩子的故事,還是簡單的閒聊,都讓參與者感受到無手機干擾的晚餐時光,原來可以如此有趣而充實。不僅是對忙碌日常的短暫休憩時光,更提醒我們在數碼時代中,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結。

我們收到數十份參與徵文比賽的文章,當中提及參加者如何與家人一起享受面對面的晚餐時間,提醒我們在晚餐中可以傾談的內容,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