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約聖經的第一卷書,記載了上帝展開的一項工程。創世記一章記載上帝創造萬物,而二章當天地萬物祂都造齊了,到了第7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祂就安息了,祂亦賜福給這天為聖日。到了出埃及記二十三章12節,上帝又說:「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可以見到上帝看重人的休息。在人未犯罪之前,人的工作就是負責看守伊甸園,經文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從經文可見,工作是上帝給人們的祝福。不過,後來工作就變成了人們的勞動及重擔。
鏡頭以外的內地百姓
在內地,出現了房價暴跌、西方脫鈎撤資、商店工廠倒閉如潮、地方銀行倒閉、民眾不敢消費等情況。名校大學生畢業可能要面臨失業、底層民眾更有機會經歷無工可打,睡大街,挨餓受凍、一些人走投無路,選擇了輕生,亦一些想法極端的人報復社會——傷害無辜者,類似的情況在內地一些城鄉,正在上演中……
具社關策略的宣教
不學而能者,我們稱之為天才,但通常天才會在小童時期便被察覺。到長大後,一覺醒來竟然發現自己多了一種才能,這叫神蹟,因為除了神而外,並不能解釋這些經歷。基恩敬拜的總幹事經歷了神蹟,從她的口中娓娓道出上帝在她身上的故事。
全球都在玩「北上」遊戲
根據香港審計署在4月發表的報告,衞生署牙科街症排隊問題持續,有病人為了取籌排足七小時,報告建議衞生署改善安排。有衞生署屬下的牙科診所在5月9日推出了派籌的新安排,正式派籌時間由上午11時改為下午1時,半小後可以應診,縮短派籌及應診時間差距,不過新安排下病人仍要在凌晨12時拿取臨時籌,即是無論如何,排隊仍是在所難免。為甚麼有市民寧願強忍牙痛,長時間排隊也不去找私家醫生解決?答案無非是經濟考量。為了減輕負擔,有人要排街症,有人選擇北上使用相對便宜的醫療服務。其實到其他地方求醫並非甚麼新鮮事,亦絕非港人獨有的行為。
融入?妥協?
「M記」是來自美國的跨國快餐連鎖店,其品牌已與漢堡包劃上等號。任何人一提及漢堡包就必定第一時間想到「M記」。當然「為何M記廁所總是髒?」仍是筆者的迷思。只是我們也不得不欣賞其能「融入」不同地區文化的營商策略,拉近與當地人的關係。
哥倫比亞大學示威者的訴求是甚麼?
最近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哥大)在內的多個美國高等學府都發生了挺巴勒斯坦、反以色列示威活動,這是一個十分敏感和頗具爭議性的題目,筆者已經盡力從不同渠道蒐集資料,在這篇文章中我嘗試如實報道,但或多或少的價值判斷和偏頗總是難以避免的。
實踐diakonia 機構教會攜手服侍基層
面對著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明光社一直在做基督教社會關懷diakonia(原文:διακονία)工作,其中一項是幫助劏房戶及基層家庭,把上帝的愛及恩典帶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