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20
![]() |
犧牲私隱 韓全面公開確診者行蹤 14天動向鉅細無遺披露 有患者被標籤感憂慮 |
(明報.18-2-2020) |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有些措施必定會對一些人帶來影響,正如有人雖然沒有病癥,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隔離;鄰近有用作隔離的營舍或防疫的診所;因為停課帶來的照顧困難……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受疫情影響,出現不便在所難免,大家必須互諒互讓,不能期望自己會毫不受疫情影響。但另一方面,大家不應對不幸受感染的人和他們的家人有歧視的態度,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病人或家屬,大家想別人怎樣待我們,自己應先好好待別人。當然,對於不幸受影響的人,政府應盡力提供協助,例如被隔離的人家中若有需要照顧的老弱病患,社署責無旁貸;加強在隔離區附近的清潔和監管,以減輕街坊的疑慮等等。信心是要靠實際行動來鞏固的,過往不少官僚最大的問題是「講咗當做咗」,經常「走數」,在抗疫的事上,政府必須「講得出做得到」,才能較易得到受影響人士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