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2020
![]() |
調查:八成基督教機構稱事工前景負面 近半數考慮暫緩事工發展 |
(時代論壇.31-3-2020) |
面對嚴峻的疫情,堂會和弟兄姊妹對基督教機構有更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這也是機構認真作一個全面「健康檢查」的好機會。以香港這彈丸之地,竟然有數百個基督教機構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觀,問題是不少機構其實早已甚少運作,創辦人亦已退休,後繼無人,只因感情的因素而繼續存在。其實,不少機構的出現有其客觀的時代需要,當歷史的任務已完成,要有敢於光榮結束的勇氣。此外,機構的出現,往往有其清晰的異象和使命,不過,當社會環境已出現重大的變遷,機構必須有不斷更新的思維,不斷作自我的檢查:檢視本身的召命是否仍然強烈?社會、堂會和服務對象的需要是否已轉變?傳遞訊息的方法是否仍然適切?本身的架構和同工是否仍能回應時代的需要,應如何改組,甚至應否壯士斷臂?而在機構服侍的同工亦必須明白,愛心並不是阻礙進步、讓自己尸位素餐的藉口、得過且過的護身符。機構要得到大家的支持不是靠動人的目標和口號,而是要靠大家認真的事奉,在困難時更要加倍努力。在面對疫情時,機構和同工要思考的不只是「如何」維持下去,更重要的是「為何」要維持下去,任何不思進取的機構和同工,也許是時候退出事奉的行列了,上帝要的是忠心的僕人,不是將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又惡又懶的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