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2020
![]() |
學生記者遭票控違限聚令 科大籲編委:停止鼓勵學生像「真記者」般到衝突前線 |
(立場新聞. 2020年8月5日) |
專業是保障一個行業可以令其他人信賴其服務水平的一把尺,由於記者的天職是監察和批評政府,因此若由政府發牌當然會令人憂慮。不過,若任由人人都可以自稱記者,任何機構都可以發記者證的話,只會斷送記者的專業,令市民對傳媒的報道失去信心。因此,業界的自律和自我監管便十分重要,必須訂下一些清晰的標準並讓市民清楚了解。首先按報刊註冊條例或廣播條例成立的機構當然可以發證給為自己機構工作的記者;此外,記者的專業團體(如香港記者協會)亦可以對符合資格的會員發記者證。爭論往往容易出現在校園記者、網媒記者及公民記者。由於在一些場合,例如記者會或社會事件的衝突現場,太多記者只會造成混亂,或會阻礙專業記者的採訪及提問機會,因此,必須有所限制。此外,許多校園記者其實並未成年,或缺乏適當的訓練和面對突發事件的經驗,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根本不應在衝突現場採訪,只適宜參與一些靜態活動、參觀或預約的訪問。至於網媒由於太容易成立及數量太多,若不是正式註冊的公司,不應享受其他專業記者獲得的採訪待遇,只能以普通公民的身份,發佈自己所見所聞,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