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112期)

劃清界線 保障弱小/忽視現實

燭光網絡 112期 (p.21)
13/01/2017

去年發生不少與性有關的事件,都涉及好些更需要受到保護的群體。不過,有些原意為了令某些特定群體得到公平對待的法例,在執行上卻被人質疑為矯枉過正。

老師需謹守師生間的界線

愛情,是人們最為寶貴,也是人們渴望追求的情感。青少年對愛情充滿期盼,渴望談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社會已普遍接受中學生談戀愛,但校園中仍存在著一種禁忌之愛,那就是師生戀。

去年接連出現鬧上新聞頭條的師生戀事件:年初爆出一宗中學副校長與女學生的婚外情醜聞;[1] 一名補習社老師在年中亦被揭發與女學生發生性關係。[2] 這兩宗個案都已經不只是師生戀那麼簡單,更是師生的性關係,但因涉案的女學生都已過合法性交年齡,所以兩名老師都沒有觸犯香港法律。雖然教育局及香港教育專業守則都沒有明文禁止師生戀行為,但上述老師的行為卻教市民失望。老師的職責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是傳授品德,為人師表者應該謹守師生間的界線,以免師生關係變質。

監察賭風不能鬆懈 慎防馬會伺機而出

燭光網絡 112期 (p.22)
13/01/2017

傳說,莊家有一個特性,就是永遠不會輸。莊家可以透過設定遊戲玩法、賠率,以及不同的潛規則,令自己變成最後的贏家。而跟他對賭的人,永遠只能做輸家。一個道行高的莊家,除了視乎他能賺多少,更在乎他如何為其客人營造發財夢,以達其「普渡眾生」的效果,就算客人輸了整副身家也覺得很開心。

穩賺不賠的馬會 忽視社會責任

至截稿前,馬會又開出神奇六合彩結果,連買1,2,3,4,5,6都竟然可以中了五獎,而且頭獎也有23注半中獎,表面上是賣大包,但最後呢?因為獎金平分,馬會做的生意,穩賺不賠。[1]

有些說話比粗口更難聽

燭光網絡 112期 (p.23)
13/01/2017

愈來愈多「圍爐效應」

去年太多事情,太多人,說太多令人傷感及氣憤的話。他們在網絡,有記名的,有不記名的,有認識的,有互不認識的,都在開火,都在傷害別人。有些人,遇強愈強,選擇應戰,說的話一句比一句過火,攻擊一句比一句狠;兩方交戰,若不能應付就將對方列入黑名單與封鎖名單內,從此不相往來。最後社交網絡的朋友名單上只有與自己意見相近的人,大家用片面的話互相支持鼓勵,有學者為以上現象起了一個名字,叫「圍爐效應」。

我們可以從中分為「圍爐的人」及「攻擊的人」兩類。圍爐的人,只要互相支持,不理大家的背景,也不理說話內容,只要同一立場就可以,對他們來說,說粗口當然不是問題,人身攻擊也不是問題,因為只要那是他們不認同的言論,都比粗口難聽。

至於攻擊的人,就是專門到不同的地點,例如是與自己持相反意見的網站,一舉發動筆戰。有時背後更有群組進行策劃,務求將事件推上論壇版面或報章,甚至推入巿民日常生活中。過程中,攻擊者會改圖、加入諷刺字句,甚或改編音樂也少不免。攻擊的後果很明顯,就是造成社會撕裂。有時為了互相攻擊,說些出位言論,甚至誹謗對方也有。

「分別為聖」的教會性教育

燭光網絡 112期 (p.24)
13/01/2017

青少年是教會未來的棟樑,按著聖經真理牧養他們成長是上帝交託給教會的使命。現今社會充斥著性解放的資訊,與基督教的價值觀相違。青少年在不同價值觀拉扯下,容易感到迷惑困惱。因此教會性教育工作是重要的,但不少教會缺乏教導性教育的經驗,讓牧養工作事倍功半。因此,明光社舉辦了「教會青少年情性教育牧養工作坊」,裝備教牧從情緒及屬靈層面支援青少年。工作坊完結後,我們在此提出幾項意見,讓教牧能得著一點啟發。

鼓勵拍拖要「見光」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青少年也一樣。有教會對青少年戀愛採取反對立場,我們明白出發點是為著青少年的好處,但這只會令他們的戀情地下化,教會蒙在鼓裡又如何牧養他們呢?反之,教會可鼓勵青少年在進入戀愛時通知教會,而牧者或導師為他們提供指引,讓教會有空間介入,幫助他們思考及處理各種戀愛情況。

網媒影響力不容小覷

燭光網絡 112期 (p.25)
11/01/2017

網絡發展已進入「可讀可寫可執行」的Web3.0時代,新聞業的生態被徹底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已不一樣,對資訊的需求亦愈來愈快,令一批網媒短時間內崛起。它們不但為網民提供了許多新聞資訊,也同時令不少紙媒感到壓力,有些合併出版,甚至停刊。為更了解本地網媒的發展與運作、優點、問題及如何閱讀他們的資訊,明光社舉行了一次傳媒教師課程,並邀請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李月蓮博士到來講解,以下是李博士在課程中的一些要點。

網媒報道手法  新聞業界並不支持

「傳媒學生現在要學的東西很豐富,不只是寫作及攝影,而且亦要懂得把故事整理及上載至社交網絡和寫手機應用程式。」李博士又表示,因著網上成立新聞網站的成本很低,網民人數亦多,所以網媒有很大發展空間。大部份香港網媒規模都不大,當中有不少都會用到策展(Curation)的方式,即收集資訊,然後再整理、改寫及精簡,之後再展現給觀眾,外地網媒Huffington Post就是一個成功例子,香港也有部份網媒仿效它的做法。

不過李博士卻提到,其實新聞界並不喜歡「策展」這種抄襲模式:「將新聞改頭換面來刊登,在法津上是難以處理,因為新聞不能有版權。雖然報道可能會列上資料來源,但人們已看了這新聞,又哪有興趣再到長篇的出處去細閱?」

電影小組活動回顧 --《我的少女時代》《紀念日》

燭光網絡 112期 (p.26)
13/01/2017

電影小組十月和十一月的主題是探討愛情,因此我們邀請了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杜婉霞小姐(Joanna),以陳玉珊執導的台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與葉念琛執導的港產片《紀念日》為題材,向大家講述戀愛拍拖及維繫婚姻的要點,她亦分享了一些輔導個案,讓大家更了解兩人相愛可能遇到的難題。

第十回《我的少女時代》— 戀愛會讓人變得更好

這部愛情輕喜劇電影以九十年代校園為背景,女主角林真心在校園認識了壞學生徐太宇,由最初的被欺負,到後來經相處後,她了解到他的過去,最後更解開了他的心結,兩人的心開始走近。

「戀愛,由朋友慢慢變成好朋友,再到戀人、未婚夫妻,再到結婚,雙方都是由相處中了解,並從很多元素,如:外貎、條件、性格、品德及價值觀等不同的面向去尋找及篩選合適自己的伴侶。」Joanna認為林真心就是因為心地善良,令她比另一個美麗而成績好的女角陶敏敏更能吸引徐太宇。

她更認為當兩人能互相吸引,就會有興趣去了解對方的過去,就像女角林真心一樣,奮不顧身的去了解、開解及維護徐太宇,讓對方變得更好;又或是像徐太宇一樣,因著被愛,自己也會叫自己做得更好,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