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9/10/2025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是日本小說家七月隆文的作品,故事亦曾改編成同名電影在日本、台灣、香港等地上映。

** 以下內容含嚴重劇透 **

與孩子閒談新聞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及生命教育)
09/10/2025

有不少家長說小孩子難教,也難以與他們互動溝通。筆者猜想家長如果多點聆聽及與小孩子討論,少點說教,也許可以有所幫助。有時當家長們與小孩子或青少年說:「你應該... 如何如何如何... 不可以那樣、那樣、那樣... 」聽多了孩子一來會膩,二來世事發生就不會一定是那個規定模式,當遇上另一個處境,又是否要一樣的回應?

信徒也要談錢說投資……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6/10/2025

受訪者:李樹甘教授 (經濟及金融學系系主任)

金錢是好僕人,卻是壞主人     ~ Francis Bacon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2/10/2025

學術研究是金銀寶石還是草木禾秸?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教授與課程主任。
02/10/2025

在當代社會,大學排名幾乎成為所有持份者的共同追求。對大學行政人員而言,高排名反映出學校的知名度與資源;對教授來說,更多的論文與引用往往直接關乎升遷與江湖地位;對學生與家長而言,能夠進入排名靠前的大學是光宗耀祖。對政府來說,本地大學排名是政績的一部份,例如今年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強調:「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多達五所百強大學的城市。」

人生總有鳥事在發生──面對挫折的必修課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2/10/2025

《人生總有鳥事在發生──面對挫折的必修課》是一本讓人一邊讀,一邊嘴角不自覺會揚起的書。作者蘇‧撒爾維把挫折比喻成「跌在身上的雀屎」——天空有鳥飛過、底下有人行走、雀屎落在某人身上,其實是生活裡自然發生的事,這個平實的比喻讓人有一種釋懷的感覺。作者透過不同情境,例如穿著正裝去面試、參加重要聚會時卻黏上雀屎,描繪出挫折如何打亂我們的計劃,讓人心裡一沉。

要為正邪定分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5/09/2025

「難為正邪定分界」是一首歷久不衰的流行曲,因為它道出了許多人在觀察世情時都見到的現象,世上既有不少偽君子,但同時亦見到不少挺身仗義的屠狗輩,有時,是非黑白真的不容易分辨,不過,不容易分辨不應成為我們放棄去分辨的藉口,因為我們雖然無法真正看透人的內心,但神亦給予我們足以判別明顯是假或明顯是錯的智慧,人的大腦不是可有可無的創造物。

Deepfake的陰暗面:詐騙與色情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5/09/2025

人工智能Deepfake(深度偽造技術,下稱:深偽)的發展,能透過深度學習算法合成高度逼真的影像、聲音或影片,讓人難以分辨真偽。然而,技術愈加發展,它愈成為全球網絡詐騙及合成色情圖片的網絡欺凌工具,令更多受害者蒙受巨額損失、心理創傷和社會信任崩潰。

性侵犯摧毀家庭幸福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9/2025

人性的弱點使網絡情騙停不了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25/09/2025

到處去碰 到處去看 墮入陷阱 方知太糊塗
真心被俘虜 彷彿遭圈套 探索這愛路
你那美態已叫我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