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怎麼活怎麼死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8/2025

《怎麼活怎麼死:死不了的時代,我們有權利決定如何離開》是日本學者村上陽一郎的著作,他以哲學與醫學的視角,探討在當代日本高齡化社會裡,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夠「自然死亡」,而是經常要在醫院的機器「幫忙」下苟延殘喘,忍受一個死也死不了的狀態,受盡病痛折磨。這現象引發作者透過本書討論尊嚴死與安樂死這個核心議題。

用AI學習、做功課有何不可?

陳永浩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22/08/2025

人工智能換臉——Deepfake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元宇宙的吸引力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在「沉浸式」體驗中浮沉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誰是真正的創作者? AI產物的版權爭議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人工智能也造假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生成式AI的潛藏危機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AI會取代人類嗎? 探索未來職場轉變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2/08/2025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市場各行業愈來愈多應用AI技術,就業市場也面臨著變革。AI無論在減少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準確度及自動化等方面都在各行業及專業範疇發揮作用,以下是一些例子。

當「社交恐懼」遇上AI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2/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