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學術研究是金銀寶石還是草木禾秸?
在當代社會,大學排名幾乎成為所有持份者的共同追求。對大學行政人員而言,高排名反映出學校的知名度與資源;對教授來說,更多的論文與引用往往直接關乎升遷與江湖地位;對學生與家長而言,能夠進入排名靠前的大學是光宗耀祖。對政府來說,本地大學排名是政績的一部份,例如今年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強調:「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多達五所百強大學的城市。」
人生總有鳥事在發生──面對挫折的必修課
《人生總有鳥事在發生──面對挫折的必修課》是一本讓人一邊讀,一邊嘴角不自覺會揚起的書。作者蘇‧撒爾維把挫折比喻成「跌在身上的雀屎」——天空有鳥飛過、底下有人行走、雀屎落在某人身上,其實是生活裡自然發生的事,這個平實的比喻讓人有一種釋懷的感覺。作者透過不同情境,例如穿著正裝去面試、參加重要聚會時卻黏上雀屎,描繪出挫折如何打亂我們的計劃,讓人心裡一沉。
為自己重整心理界線
夜深人靜,接獲好友來電傾訴,你會否強忍著睡意來傾聽?當情人做超越界線的身體接觸時,你會否默默忍受?家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你會否嚥下委屈來答應?這些看似微小的時刻,顯示著心理界線的無聲崩解,令人感到身心不適。[1]
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
「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這句說話,早在《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中出現,書中指出,在諮商(輔導)個案時,很多人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總是聚焦在「可惡的他人」以及「可憐的自己」身上,而自己就享受著「受害者」的這個角色,但其實除了這個思考方法,更需要以第三個方向「將來該怎麼做?」去嘗試離開「受害者情結」。
跨宗派機構合一服事 遊樂園認識永恆樂園
一次跨宗派、機構的暑期聯合服事,成就了合一美好的見證。暑假期間,明光社聯同基督教宣道會恩澳堂、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福樂堂、綠楊浸信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長沙灣堂、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一起跨地域、跨宗派攜手合作,籌辦了一次社關宣教事工,與基層家庭一起遊樂園。
男女分隔廁所竟違憲
男生入男廁,女生入女廁,是幼稚園生都懂的基本常識,但高等法院在本年7月作出一個令人震驚的裁決——公廁「男女分隔」違憲。法院為何會作出一個顛覆常理的判決?我們又是否可以任意進入異性的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