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在荊棘叢中大步走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6/10/2025

困難是一把兩刃劍,可以阻礙我們的計劃,但同樣可以拉近支持者與我們的距離,也提醒我們在事奉的路上,依靠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上帝的恩典,以及有同一心志和感動的教會及弟兄姊妹。機構的事工不是永恆的,對於上帝的旨意,我們要不斷心意更新和變化,以及敏銳於時代的變遷,才能繼續服事當前的社會、教會和弟兄姊妹。

令界線化為橋樑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6/10/2025

孩子到了某一個階段,便需要在上課日外出午膳,面對這個新階段,很多父母都會感到不知所措,既擔心子女為了省錢買心頭好,選擇不吃飯,影響發育,又怕他們不懂金錢管理,每餐飲食無度,揮霍金錢。於是筆者與兒子在大概一個月前開始定下了午膳界線,他每天需要提交用膳的收據,憑收據領取一次指定金額的零用錢。

先關心人,再關心柴米油鹽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16/10/2025

近年香港經濟下滑,樓價下跌,資產貶值,很多人面對企業裁員減薪,有些中產家庭面對收入減少,子女原本讀國際學校,每年有兩三次旅遊,都被迫作出轉變。有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金錢是很好的婚姻試金石,一對夫妻的感情到底是患難見真情,抑或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只有在家庭出現困難時才知道。

人生四千個禮拜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5/10/2025

《人生四千個禮拜》自2021年出版以來,廣受好評,被譽為一本跳脫傳統框架的時間管理書籍。該書雖非基督教著作,但其核心理念與基督教教義亦有共通點,例如詩篇九十篇12節所言:「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或傳道書對時間虛無的反思。

青春期的美麗病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10/2025

「親愛的,我祝你凡事亨通,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安泰一樣。」(約翰三書1:2《新譯本》)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9/10/2025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是日本小說家七月隆文的作品,故事亦曾改編成同名電影在日本、台灣、香港等地上映。

** 以下內容含嚴重劇透 **

與孩子閒談新聞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及生命教育)
09/10/2025

有不少家長說小孩子難教,也難以與他們互動溝通。筆者猜想家長如果多點聆聽及與小孩子討論,少點說教,也許可以有所幫助。有時當家長們與小孩子或青少年說:「你應該... 如何如何如何... 不可以那樣、那樣、那樣... 」聽多了孩子一來會膩,二來世事發生就不會一定是那個規定模式,當遇上另一個處境,又是否要一樣的回應?

信徒也要談錢說投資……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6/10/2025

受訪者:李樹甘教授 (經濟及金融學系系主任)

金錢是好僕人,卻是壞主人     ~ Francis Bacon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2/10/2025

學術研究是金銀寶石還是草木禾秸?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教授與課程主任。
02/10/2025

在當代社會,大學排名幾乎成為所有持份者的共同追求。對大學行政人員而言,高排名反映出學校的知名度與資源;對教授來說,更多的論文與引用往往直接關乎升遷與江湖地位;對學生與家長而言,能夠進入排名靠前的大學是光宗耀祖。對政府來說,本地大學排名是政績的一部份,例如今年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強調:「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多達五所百強大學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