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60期)

冰山一角的二十萬

燭光網絡 60期 (p.20)
09/05/2008

「華人賭徒一直傾向尋求親友協助,不少人仍有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因此求助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港大早前估計,全港賭徒有200,000之多。」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指出,超過60%求助賭徒首次賭博年齡都在20歲之前,但20歲或以下的求助個案卻不足10%,可見年輕賭徒都缺乏危機感。

香港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於2008年4月14日,公布一項有關「香港問題賭徒求助個案」研究,分析從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接受服務的5,912名賭徒資料,並在4,480名資料齊全者當中,分析求助者特質,部份資料見圖:

同運議程=尊重人權?

燭光網絡 60期 (p.21)
09/05/2008

當美國大選民主黨兩大候選人奧巴馬及希拉莉也分別誓言,若當選,必會致力推動爭取同志權益,為有關同性戀法例「開綠燈」。當台灣候任總統馬英九在回應詢問未來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可能性時,也指出要以尊重、審慎的態度看待,會參考國外政策,去保障人權和推動多元文化等。看來,推動同性戀運動議程(下稱同運議程)的棒子已順利交到政客手上了,接棒後,他們會被蓋上所謂「尊重人權」此「蓋印」,可惜,這「蓋印」又是否真的代表對「尊重人權」呢?究竟何為「尊重」?何為「人權」呢?

「尊重人權」的同志團體及政客們推動同運議程,為同志爭取平權的目標清晰。但究竟是「平權」還是「霸權」,實在值得探究,而且社會為此而付上的代價更不容忽視,特別是若有關法例有機會成為同運人士攻擊異見人士的「皇牌」,或對下一代的教育造成偏頗時,我們能坐視不理嗎?

控罪:拒絕聘請同志為青少年工作者

相繼傳來的數則新聞,均值得我們深思。早前,英國一教會拒絕聘請一同性戀者為青少年工作者,後來該名同性戀者在同志組織的協助下,控告教會,最後,教會被判罰款英磅47,345及需接受平等機會教育。1教會聘請員工時,拒絕聘請與教會所尊崇的信仰核心價值有矛盾的申請人,試問教會何錯之有?教會維護信仰核心價值及傳統也不是應被尊重嗎?

再思娼妓合法化

燭光網絡 60期 (p.22)
09/05/2008
三月份本港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有團體就此提出娼妓合法化,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支持者都相信娼妓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1.擺脫黑社會操控;
2.改善接客環境,以近期兇殺案為例,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3.消除社會對娼妓的不合理差別對待,提高其社會地位;
4.控制性病蔓延。
 
要知道能否達到這些目標,一些娼妓已經合法化國家的情況值得參考:
 
多少「外國」例子?
 有關團體經常搬出「外國」娼妓合法化的例子來支持本地娼妓合法化,但講來講去都是荷蘭、德國、澳洲等地,其實單是這種做法已是以偏概全。全球200多國,當中30多個先進民主國家,只有5個以下容許娼妓合法化,難道這便算是「大勢所趨,國際潮流」?其他「外國」如英、美、加、法、意、瑞、丹、葡、羅、俄等則鮮有提及,為甚麼呢?
 

奧運期間談運動精神

燭光網絡 60期 (p.26)
09/05/2008

奧運火炬運送過程連番受阻,燃起反而是中國國民的愛國情緒,網內族群實行各自各精彩,這邊廂貼上中國心表明立場,高歌「做人別太CNN」,那邊廂搶聖火玩意在網上風行,本地青年似隔岸觀火多於切膚之痛,首次舉辦奧運的光榮總沾不上身,在這個實行國情教育,建立身份認同的最佳時機,港府在硬件配套看似準備十足,軟件推動只流於各區區議會大搞以迎奧運為名的種種文娛活動,牽起關注、熱情的點子比諸奪火、侮華言論的方式來得失色。

投《石》問路  有所啟導 

沒根、沒方向是年青人面對的雙重迷失,最近「無記」連續劇《金石良緣》以冷門行業—-製造墓碑為線,犯上《溏心風暴》同類毛病,職業只成幌子,沒有具深度資料搜集,但勝在人物設計、變化流暢、紮實,講述單親家庭長大的安仔(馬俊偉飾)腳踏實地,雖與ACCUMLATOR(流行衍生工具一種,屬地位、身份象徵)無緣無分,敬業樂業依然開心,其性格更感動了誤入歧途的嘉嘉(鍾嘉欣飾)重上正軌,與當下拜金、不擇手段風氣搞了個軟銷小對抗,更以時興跑步運動比喻人生,推動建立耐性、不屈等「抗逆」情操,唯美中不足處是真正青年角色欠奉,有效「入屋」但對比台偶像劇《花樣少男少女》類,影響確易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