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93期)

偽文青.標籤與身份建構

燭光網絡 93期 (p.20)
21/11/2013

以前,我們說一個人有很獨特的生活態度,往往是被他的態度吸引,並從這態度產生的相應行為,以致他能影響周圍的人和事。現在,我們的生活態度卻往往由不同的消費產品所定義,以不同的象徵物去堆砌一個「有自己態度」的空間,近年日漸流行的「偽文青」可算是一個實在的例子。究竟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或者身份是怎樣建構出來?與消費品及空間有何關係?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3年10月)

燭光網絡 93期 (p.22)
21/11/2013

國際
 
美國

由爽報之死到自殺報道

燭光網絡 93期 (p.24)
21/11/2013

壹傳媒於2013年10月21日開始停止出版《爽報》。自2011年9月創刊以來,這份免費報章每日平均發行量曾高達90萬份(包括早、午報),與另一份免費報章《頭條日報》分庭抗禮。不過,於2013年初,《爽報》已回落至約57萬份,出版短短兩年,虧損數以億元計,但同樣情況未有發生在其他免費報章上。壹傳媒稱低估讀者用手機閱讀新聞的影響,但對於其真正「死因」卻眾說紛紜。

有人指《爽報》風格與其母公司收費報章《蘋果日報》相似,不但未能有效吸納更多讀者群,反而有互相「搶客」之嫌。而《爽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創刊之初充斥色情、暴力及鼓吹賭博的內容,被多個家長及教育團體批評為不適合青少年閱讀,於一星期內有關部門便收到過百宗投訴,更有多篇內容被評為不雅,罰款11萬元。由於其形象欠佳,從而亦影響到廣告收益。隨後即使內容已收歛,也未能輕易令大眾改觀。

而令大眾最關注的,就是免費報章市場是否飽和,甚至與收費報章造成惡性競爭。但從以往調查所見,免費報章也吸引了不少本來不看報章的讀者,當中包括不少年輕人,可見並非單純由收費報章「搶客」過來,也證明免費報章仍然充滿機遇。

建立正確性態度 由家庭教育開始

燭光網絡 93期 (p.24)
21/11/2013

有別於成人,兒童心智尚未成熟,未必能為自己作出合適的抉擇,所以法律對成人和兒童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成年人在兩情相悅之下的親暱行為,只要沒有滋擾他人,是不會觸犯法例的;但同樣的行為,若其中一方是16歲以下的兒童,就算在二人同意下進行,亦會觸犯法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在2012年獲警方轉介了30宗性罪行個案,當中有15宗涉及猥褻侵犯,10宗涉非法性交。觸犯猥褻侵犯的十五名犯事者中有五人為13歲,12歲一人,最年輕的三名只有11歲,他們涉及觸碰身體或性交、口交等行為,是四年以來首次出現11歲的犯事者。92%犯事者與受害人認識,且以男女朋友關係佔大多數,大部分均獲受害者同意。[1]
 
現時社會性資訊氾濫,加上青少年對法律不理解,以為只要對方同意,又或對方沒有拒絕,就可以有親密的舉動甚或進行性行為。他們其實不明白那些所謂「自願」的性行為已有可能干犯性罪行,對自己及對方均可造成傷害。有些青少年更察覺不到自己是受害者,以為那些親暱行為是情侶間必然發生的事,無可奈何地接受對方施加在自己身上的「侵犯」,對身心造成傷害。
 

青少年愈來愈遲熟 合法賭博年齡要提高

燭光網絡 93期 (p.25)
21/11/2013

近日有報章引述英國一個由兒童心理學家Laverne Antrobus進行的研究,[1] 指出在考慮過情緒成熟程度、生理荷爾蒙、大腦神經發展等因素後,建議將成人的年齡由18歲提升至25歲,並將青春期分三個階段,分別為前青春期(12-14歲)、中青春期(15-17歲)及後青春期(18-25歲)。他強調公眾要特別關注18歲以後的人,因為他即使生理上與成人沒有任何分別,但在行為和心理上仍像孩子。
 
近日的新聞不乏直升機家長、大學「家長日」、家長派菲傭入學校宿舍「屈蛇」等報道,在在顯示時下不少大學生,即那些正處於「後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論在心智、情緒、財政各方面均未能完全符合社會對一位成年人的要求。可見,一刀切將十八歲訂為成人少年的分界線,似乎有重新討論的空間。
 
就是外地,不同地方的成人禮也有不同年齡,有些在20歲,甚至25歲。現代社會愈來愈複雜,不同的價值觀如消費文化在衝擊我們。就賭博議題,我們認為大部份18歲青少年仍然在學,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若要他們過早承擔太多從賭博而來的責任和後果,未免太沉重。因此,賭博年齡理應延後至少三年至21歲。成熟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階段,而不是靠一個神奇的數字。

究竟誰才是「香港人」?

燭光網絡 93期 (p.25)
21/11/2013

近年,香港不斷在討論「新移民」、「自由行」、「內地客」等問題。論述此等問題時,我們往往將「香港人」突顯,二話不說就認為「我們香港人,就不會像他們這樣那樣。」
 
每當筆者聽到這說話時,心中都不禁浮現兩個問題:
1. 真的嗎?你怎知道香港人不會像他們一樣?
2. 若香港人不像他們一樣,那末香港人又是怎樣的呢?
 
香港人的身份往往透過與其他人比較而建立出來,例如:香港人不會隨地吐痰;香港人不會讓小朋友隨處大小便;香港人不會隨便蹲在地上休息…… 總之,香港人不像內地人,他們就是不衞生、沒有禮貌、做事不講規則,像暴發戶一樣。
 
此外,網絡和傳媒也有份建立香港人的身份,例如:香港的電視劇、新聞報道中的街坊意見、網上看到的照片等等。這一切對身份建立的影響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持續地以相類似手法出現,令人產生一種印象。
 
建立和確認一個身份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我們用甚麼態度及方法確立身份,似乎比最後確立了甚麼身份和態度更為重要。最近就有人嘗試用分化與中傷的方式,將新移民或者初由內地移居的港人加以醜化,甚至傳媒也故意將他們的醜態顯露人前,以突顯香港人的「優勢」。
 

教育主場上的自由搏擊

燭光網絡 93期 (p.26)
21/11/2013

明光社於2013年10月4日舉辦了本年度第三次性教育教師訓練,題為「電影中的性教育課」,邀請了身兼影評人、紀錄片導演及價值教育導師的陳龍超(Samuel)擔任講者。是次約有三十多位老師及青少年工作者參加,透過課程探討如何利用電影媒體進行價值教育。
 

課室是老師的「主場」

Samuel指出,老師要與學生進行價值教育 (包括性教育) 之前,必須先清楚自己究竟是以甚麼方式 (傳統派、對話派、敍事派或自由派)向學生傳遞訊息。其次就是要找到自己與學生對話的「主場」,帶領學生進入自己的教學領域,在自己的主場中善用不同的工具去傳遞訊息。當老師們能發掘學生感興趣的媒介,並以此吸引他們對話,便能在當中進行價值教育。電影,就是其中一個幫助傳遞訊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