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70期)

虛擬世界的真實欺凌

燭光網絡 70期 (p.1)
26/01/2010

互聯網已不再是虛擬的世界,甚至比現實世界更真實!
 
過去幾年愈來愈多事例告訴我們,互聯網所達至的效果和對人造成的傷害是十分直接的,由BT天王侵權被控;訛稱香港成為疫埠的謠言帶來的恐慌;藝人情慾照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其上載者被判監;以至近來的人肉搜尋、網上欺凌行為等等。
 
網上的越軌行為和一般的越軌行為不單沒有分別,反而因為更容易(只要按一下鍵盤),以及好像神不知鬼不覺(在自己房中),再加上看不到受害人的即時反應(痛苦表情),而令犯事者更放肆。《禮記.中庸》說:「君子慎獨」,對今日的網民來說也是很好的提醒。
 
路加福音12:2-3亦提醒我們「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因此,你們在暗中所說的,將要在明處被人聽見;在內室附耳所說的,將要在房上被人宣揚。」
 
原來不少在網絡欺凌他人的人,其實本身亦是受害者,只是不懂處理而做出傷害別人和自己的事。今期《燭光網絡》希望透過剖析網絡欺凌的成因及手法,讓讀者學習保護自己,免被欺凌者有機可乘,更要避免踏上欺凌他人的歧路。

「網」開一面、「鍵」下留情?

燭光網絡 70期 (p.2)
26/01/2010

電腦網絡上訊息交通迅速,資訊豐富,除了於網上搜尋資料外,亦越來越多網民於網絡上載個人資料、與朋友分享生活點滴。他們在交友網絡中留下段段的訊息資料,碰上網民種種的情緒或會引發各種的火花,可令你「一夜成名」,也可以被人「網絡欺凌」。

近年互聯網較為人熟悉的「網絡欺凌」本地個案有:
 

人肉搜尋 與 網民公審

燭光網絡 70期 (p.4)
26/01/2010

 「我因為代課的關係,這幾年在港九新界多間學校任教,也許學校、老師都不方便講,但事實上校園每日發生的網絡欺凌個案實在多不勝數,每日十單八單一定有……事實上,有些家長都有網絡欺凌老師,甚至欺凌學校,我認為非但是青少年需要知多點,成人社群亦然!」上述老師所提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在本社一個論及網絡欺凌的聚會,一眾嘉賓及參與者十分熱烈地討論……

參與者

「作為家長,應該在什麼情況下舉報
──假若孩子真的遇到這些事情,我應該到什麼地方或部門求助?」

 吳錦娟女士〔香港青年協會「智Net」家庭支援中心 項目主任〕

「我們大都鼓勵受害者舉報事件,因為很多時候,他們正需要提升自我的保護能力。我們也傾向與相關學校深入傾談,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措施可以辦到,以確保同學間的欺凌行為可以停止。若事涉個人私隱,舉報工作和輔導工作就會並行,但都會以舒緩各方情緒為先……」(專訪詳見P.8-9)

凡「蝦人」的都是壞人?

燭光網絡 70期 (p.6)
26/01/2010

起底、改圖、抹黑、唱衰……網絡欺凌方法層出不窮,有時會透過網誌用言論「唱」你,更多時候會用討論區或一些社交網站,製造網民公審的假象,令受欺凌的人焦慮,害怕,受傷。
 
儘管網絡欺凌造成受害人極大傷害,城巿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馮麗姝表示,不是所有欺凌者都是壞人,當中有真正的欺凌者,也有被煽動的反應型欺凌者。她說:「如果有份『蝦人』的就罰,隨時罰錯好人,後果好大。」

「香港對欺凌問題的研究落後了最少20年,中國人成日以為『總之打人就唔啱』,又或者『總之講粗口就係錯』將之二分,但這樣做不治本。」馮麗姝說,以前只談復和,但她會用另一個角度,看看這些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他們背後有何價值觀和理念。有時這些理念是扭曲的,或是不合理的,就可以提出來,與他們討論,將之改正。

「網絡欺凌」詞彙知多少?

所謂網絡欺凌,是指有人利用資訊科技故意羞辱、折磨、恐嚇或者騷擾另一人,並故意使受害人不快。網上欺凌的手法包括::
 

「公審」「起底」勢成趨勢 ── 公眾能如何回應網絡欺凌?

燭光網絡 70期 (p.8)
26/01/2010

近年網絡世界興起「人肉搜尋」和「網民公審」現象,有被「起底」的受害者因不堪網民的滋擾和圍攻而需報警求助。[1]這些網絡新潮流對社會構成甚麼影響?社會大眾應如何回應這趨勢?香港青年協會「智Net」家庭支援中心項目主任吳錦娟姑娘,就網絡欺凌的情況、原因、影響及社會大眾的角色為讀者作出分析和探討。

我無奈、害怕和憤怒!

燭光網絡 70期 (p.10)
26/01/2010

網絡欺凌,沒有表面傷痕,沒有痛楚,但受害人所受的傷痛,可不是一下子可以痊癒的。有些人從此不再寫網誌(Blog);在facebook絕跡;有些人要開新的電郵帳戶;聽電話時只聽有來電顯示,甚至是來電顯示中有紀錄的朋友的電話。受害者成為網絡世界的驚弓之鳥,在分享與私隱之間,重新為自己在網絡的身份定位。

只許百姓放火,不許州官點燈?

燭光網絡 70期 (p.12)
26/01/2010

面對無日無之的網絡欺凌、人肉搜尋的事件,滋事者無法無天,執法者無法監管,受害者無辜被害。究竟在資訊科技、法律,以至教育的範疇裡,我們可以做甚麼?《燭光網絡》特別訪問了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教授,了解在資訊科技爆炸,Web2.0盛行時代,從規管及教育角度可以落實的工作。

除了中大創新科技中心主任外,黃教授亦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及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著有《e社會的資訊頭腦》等書。

為新聞立界線 ── 動新聞還算是新聞嗎?

燭光網絡 70期 (p.14)
26/01/2010

2009年台灣傳媒最潮的新聞用語是「動新聞」。無論大家是否喜歡黎智英,但他作為一個傳媒的外行人,過去二十年卻推動了香港和台灣傳媒的轉變。有關轉變可說是好壞參半,筆者過去二十多年一直從事傳媒及傳媒教育工作,深深感受動新聞已走在危險邊緣,隨時超出新聞的界線。

裝備信徒關社心 誠邀教會作伙伴

燭光網絡 70期 (p.15)
26/01/2010
 
行公義、好憐憫是每間教會和所有弟兄姊妹皆應參與的使命,誰也不應作逃兵。
 
為鼓勵及裝備教會及信徒關心社會事務,誠邀眾教會參加下列兩項計劃。
 

 

愛裏沒有懼怕 ── 與「性屬身份混亂」和「性沉溺」者同行

燭光網絡 70期 (p.16)
26/01/2010

活在一個情慾橫流的色慾城市,同性戀浪潮和色情文化不斷衝擊傳統的價值觀念,青少年的同性戀和性沉溺情況確實令人擔憂。黃偉康博士告訴我們毋須懼怕性屬身份混亂和性沉溺的人,反要以愛心來關懷他們,因為「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加州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在香港完成中學課程後到美國升學,曾任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參加者講解性屬身份認同(Gender Identity)和性沉溺的問題。他笑言:「我是一個有華人身份文化、西方訓練的男人。」
 

關係問題從關係著手

「沒有人是希望自己性屬身份混亂的,他們都是有價值的人。」黃博士指出不少人有同性吸引(Same Sex Attraction),但他們並不一定是同性戀者。同性戀其實是一個關係的問題,所以要處理因同性戀出現的問題也要從關係方面介入。

他表示性屬身份認同主要在嬰兒期(出生至4歲)和兒童期(5-12歲)形成,父母要在這兩個階段中讓子女的性屬身份健康地建立,如母親栽培養育她的兒子成為一個男孩,父親栽培養育他的兒子成為一個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