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消費文化

香港社會,各式各樣的消費陷阱,各種的銷售方法令你不自覺失腳,我們怎樣看消費和購物?甚麼才是真正的需要?廣告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消費文化如果由物品擴展到服務,甚至是生活的不同部份,對我們的靈命有甚麼影響?我們會在這裏讓你了解消費的真義。

人生一次 vs 必有一翅?

03/05/2010

  從早前有關外國捕獵鯊魚「劏魚鰭」的新聞引來對吃魚翅與否的討論,到最近一些關注環保的網友發起了「魚翅婚宴——人情七折」的行動,「人生一次、必有一翅?」成為近日網上熱爆的話題。「人情七折」的行動倡議,如新人婚宴中菜單上有魚翅菜色,與會者就把人情打七折,然後以餘款捐給環保團體。發起人相信,這樣可以慢慢地把傳統喜宴舊思想改變過來,把濫殺鯊魚這個惡習改掉。
  

援交少女最CARE什麼?

21/07/2009

我們打開報紙,每隔兩三日就會發現有關「援交少女」的新聞報道。我們從網上的援交討論區中得知援交少女每次性交易收取1,000至2,000元,如果要特別服務就要加錢。從新聞報導我們又知道在2008年11月有中三少女聲稱為前男友還債而在有網上以3,000元底價拍賣初夜,最後以21,000元成交。在2009年6月有少女在巴士上幫人口交,賺取200元「酬勞」來買名牌手袋。

簽卡買大象?

09/04/2008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最近報章雜誌篇幅最多的是哪一類的廣告?

搶購靚袋的香港環保潮

13/07/2007

2007年7月6日,數以百計的香港市民(據悉高峰期有二千人),齊集中環的置地廣場,排隊購買一款標榜「用料平凡、製作認真」,以環保理念為製作重點的購物袋,風頭一時無兩。
 
多名環保人士對此情況都表現得啼笑皆非,大家不約而同都認為,若真的有這麼多的港人注重環保,香港也就真的「藍天有望」了。但現實卻是:搶購之後,遺下垃圾處處的新聞圖片,加上未能獲得「配額」的消費者的申訴,「環保概念」被「商業噱頭」騎劫,已經不言而喻。
 

「聖誕消費狂想曲」研討會花絮

26/01/2005

一直以來,明光社致力推動社會倫理教育工作,藉此讓青少年了解時下社會的問題及現況,加強他們對各類文化,如流行文化、性文化、消費文化等的辨識力,提高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及倫理的了解。而消費文化和社會倫理的關係實在息息相關,前者對社會大眾的價值觀、身心發展影響深遠。但今日社會在消費活動上,不知不覺間「需要」和「想要」的分野愈見模糊,「我買故我在」主導了不少人的思想,在傳媒的鼓動下,過度消費所造成的個人及社會問題漸趨嚴重。當消費購物已成為慶祝聖誕節的主菜時,明光社於2005年12月20日舉辦了一個消費現象研討會,希望藉著這次機會探討如何理性消費、透析宣傳策略及反思消費價值觀等主題。

關鍵字 消費文化

突出產品新形象 魔鬼廣告助促銷

28/02/1999

近日各位有否留意一個推廣長途電話服務的廣告--CTI1666(該廣告以扮相恐怖的魔鬼為主角,在廣告中露出猙獰面目作勢吸血),廣告播放後影視處便收到一百一十五宗投訴,你是否其中一人呢?

對於有關的投訴,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回應:「之所以用「魔鬼」作為廣告人物,......而「666」在聖經上屬於魔鬼的代號;同時,該公司亦是推廣深宵電話優惠計劃,因此以「夜鬼價」為宣傳口號,而廣告構思亦以「魔鬼」為題材。」(明報 一月七日)

關鍵字 消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