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家長的空間

19/01/2023

調查指近半兒童負面情緒源於家長責罵 團體籲父母先聆聽後教育

  (星島日報.15-1-2023)

上一代的父母是以打罵的模式教育子女,而這一代竟仍有一些父母認為這個方式是正確,因他們仍相信「打者愛也」的傳統觀念。愛他,才打他,打得狠,記得深,以後就不會再犯錯。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大錯特錯,這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心理發展。除了打,罵其實也是打的一種,只是用言語去「打」子女的心靈,這種心靈的痛比肉體的痛更加厲害,創傷更加嚴重,影響更加深遠。香港生活艱難,樓價高企,父母均需要出外工作,以應付生計,而家長也望子成龍,希望子女有理想的成績。在工作壓力加上對子女有各種期望的心態下,他們根本沒有空間去接納子女犯錯或成績不理想。他們每天在外工作,也造成欠缺時間與子女溝通。放工回家後,家長根本沒有空間去聽子女心聲,去盛載子女的故事,稍不如意,便會責罵孩子,這也是香港普遍出現的現象。

教育局於去年12月推出家長教育課程架構(小學),希望可以在學校推動家長教育,但卻沒有因此增加學校的資源。在有關的諮詢會上有老師問到,家長這麼忙,如何令他們到學校聽課?從老師的提問可見教育局有心推,家長也不一定領情。不過,在香港,豈止家長忙,教師亦很忙,他們本來上班只需教育學生,現在連家長也成為他們的學生,一家大細教育的責任就壓倒在學校身上,結果只會弄巧反拙。其實,要教育家長,令他們思維改變,應從社會的政策入手。政府要改善雙職家庭的處境,提供更理想的工作環境及福利,舉例:德國的福利政策中,每名家長一年是可以享有30天孩子生病假(Kindkranktage),若孩子生病,家長也可憑孩子的病假紙放取假期,以便照顧。這只是其中一個外國的參考例子,政府亦可以鼓勵僱主給予家長有彈性的上班時間或在家工作,以應付家庭的需要。家長的壓力減少,回到家中亦有較多空間與子女溝通,有更多時間去學習如何與子女相處,這樣才是治本之法。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