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議員最大的功績

31/08/2023

獲500人餞別 黃大仙DO致歉 葉劉:新制擴權更應避嫌 民署稱規模與昔相若

  (明報.26-8-2023)

「立會好聲音」煞停 主辦方強調慈善性質 受邀議員:停辦亦無計

  (香港01.29-8-2023)
 

官員日後離職要避免接受地區人士和合作團體大排筵席歡送,以及立法會議員煞停表演歌藝的音樂會,從表面來看總算是從善如流,不過,背後所反映的深層次問題其實並沒有解決。首先,在所謂完善了的區議會改革,其實就是大幅度削弱了民意代表的影響力,令直選議席降至只有兩成,而由政府委任以及由委任團體間接選出的議席佔了大部份,而且主席一職由民政專員出任,很明顯政府對區議會的控制能力大幅增加,而過去十多年區議會民選議席作為政黨培養新人的搖籃已被打碎,未來的從政人士想上位,最好還是得到政府官員的青睞,而向政府推薦各諮詢組織人選的部門和前線官員自然會成為許多有心人巴結的對象。當然,加入與政府合作關係良好的政黨,等待「分餅仔」也是可行的方法,反而與街坊及地區選民搞好關係並非最重要和最優先的工作,而區議會最重要的工作亦非再由選民主導,而是被官員引導,若官員真正了解民情或許仍能夠急市民所急,否則只會急政府所急,令區議會內與政府關係良好的政黨和團體成為政府的馬前卒,以公帑作為他們搞活動、以及與居民搞好關係的資金來源。對於渴望被委任的地方人士來說也就是合作者/聽話者治港,不過,日後區議會大部份議員都同聲同氣,是否真的能夠反映不同背景的市民的需要呢?此外,日後如何防備有權力的地方官員有任何利益衝突、以及收受任何有形無形、事前或延後的利益,亦成為了一個社會需要關注的課題,一個沒有足夠力量去制衡的議會主席和官員,如何抗拒巴結逢迎之風,本質上已是一個危機。

至於90位立法會議員,經過了一整年的努力,究竟市民能夠記得幾多位呢?當有傳媒披露不少議員沒有參與通過法例的投票(更遑論有沒有出席會議),反被一些議員惡形惡相指罵,究竟是議員指導傳媒,還是傳媒監察議員呢?每月薪津超過10萬元的議員,連最基本的審議及通過法例也沒有參加,竟然還可以面不改容指責他人,這是有幾完善的議會文化?完善之後的立法會除開會效率奇高,議員幾乎閉上眼也可以通過影響市民深遠的法例之外,究竟有甚麼重大功績?有多少位議員經常會落區處理市民的申訴?了解當區或所屬界別的問題?當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有哪位議員會到場協助居民?若果今日做民意調查,市民會記得多少位議員的姓名?以及過往一年他們有何貢獻?大幅增加議員名額至90人,根本就是浪費公帑,除了削弱了每位議員以及各個政黨的影響力,篩走了所有潛在有能力的反對者之外,新的選舉機制也令更多議員可以得過且過、濫竽充數亦不容易被發現,對市民來說究竟90位議員各自有甚麼看得到的政績?既然開會討論、投票也不需要那麼多議員出席,平時除了舉行演唱會之外,市民也不會留意到某些議員的大名,其實不如將議席減半,起碼可以節省一半的公帑支出,可能才是議員在本屆最大的功績。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