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平機會會幫助推動粵語嗎?
01/02/2018
浸大普通話畢業要求風波弄得滿城風雨。本社員工有不少為浸大出身,對此事意見紛紜。對於本文普通話畢業要求的存廢、學生態度和校方處理等問題,坊間已有豐富討論,故本文希望討論另一極為重要,但無人問津的問題:語言與歧視政策問題。
普通話畢業要求是歧視,但沒有法例處理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7年12月)
招雋寧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30/01/2018
國際
澳洲對同性婚姻郵寄公投的結果為:贊成61.6% 反對38.4%。其後國會大比數通過同性婚姻。所有保障宗教和言論自由的修正案都被否決。
《天賦的禮物》(Gifted)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30/01/2018
小妹妹Mary精靈可愛卻又老積非常,自小就無父無母,由舅父Frank照顧。為了讓她能像平凡小孩子般成長,Frank唯有刻意埋藏她的數學天賦,但卻被老師、校長及婆婆發現,引起了連番風波……
《沉默》(Silence)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30/01/2018
葡萄牙耶穌會Father Ferreira被指棄教,Ferreira的兩個學生Father Rodrigues和Father Garupe在澳門找到一名日本漁民吉次郎帶領他們到日本。他們發現日本逼迫信徒情況嚴重,教會活動轉至地下形式,吉次郎更是多番否認信仰,之後卻又回轉過來。
「Shall We Talk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社攜手抗逆計劃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
30/01/2018
當孩子踏入青春期,在身心上要有不少調適,有時對社會、家庭及自我產生很多不滿和反叛情緒;另一方面,都市人普遍生育遲,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産生的磨擦確實不少。本計劃以四個公開活動及公眾教育單張系列,讓高小至初中的學生及家長雙方能加强親子關係、信任和抗逆力,互相了解,增強同理心,認識青春期及更年期階段變化和需要,減少誤會,並學懂愛自己、愛家人,强化兩代的溝通技巧,宣揚「家社攜手抗逆」的精神。
20週年晚宴花絮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
30/01/2018
20週年感恩晚宴是一個家聚,當晚約有500位來自明光社董事同工教會的牧者、弟兄姊妹、一直以來合作的機構、教會、不同網絡的代表、奉獻者及支持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