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艇家泛舟漫遊賭波港

30/07/2001

明哥是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的。他入了賭波這一行的日子也不短了,從起初幫莊家“打工”到現在自己獨立當“艇家”,他見過不少賭徒,他們甚麼都賭,只要是賭這玩意,就連命也不顧,賭得死去活來。

我們訪問了一個經營"賭波"生意的中間人,就是行內的所謂"艇家"。我們管他叫明哥。

社工學者談「賭博諮詢文件」

訪問及整理:李靈亮 陳燕萍     |    明光社資訊幹事 | 明光社執行幹事
30/07/2001

編者按︰就「賭博諮詢文件」我們訪問了兩位資深教育工作者及兩位資深社工,他們的專業觀察及分析「賭博諮詢文件」。

唯量的賭博政策

吳永康    |    明光社研究幹事
30/07/2001

政府6月尾向公眾提交的賭博諮詢文件以「賭博問題諮詢文件」(以下簡稱文件)為題,徵詢公眾人士對於現行賭博政策的意見。文件中先交代香港的賭博政策,這亦是整個文件的重心,政府不斷強調賭博政策是貫徹始終,不過單分析文件,這個論點不攻自破,若細心分析香港近年關於賭博的趨勢及政府的反應,賭博政策的變動是顯然而見的。

明光社就賭博問題諮詢文件的回應

30/07/2001
  1. 政府雖然聲稱在賭波問題上沒有既定立場,但有關文件明顯指向將賭波合法化是最佳的解決辦法,並詳細介紹合法化後應如何運作,政府的立場昭然若揭!

英美澳賭博問題

吳永康 陳永浩 李靈亮    |    明光社研究幹事 | 明光社執行幹事 | 明光社資訊幹事
30/07/2001

編者按︰我們以三個有合法「運動賭博」的國家作為研究對象,揀選了這些國家具代表性的賭博研究,向讀者簡單介紹這些國家的賭博問題。美國及澳洲的研究調查較英國的全面,美澳調查不單在分析層面上較英國的闊,前者更以多年的賭博數據作出比較,使美澳賭博問題更清晰。三者當中以美國的賭博調查對病態及問題賭博的分析最詳盡。

寫在上職前

陳永浩     |    明光社執行幹事
30/07/2001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明光社是在一次崇拜中,蔡志森先生在講道中打趣說明光社就像三更半夜打更的看更,又像外圍股市分析員:在大家都睡了的時候,為大家守望。這使我想起了往年港大團契在校園裡張貼了的一張大字報-從前耶穌說我們要作鹽,今天耶穌說我們太淡了。

從美國經驗看賭博合法化

關啟文    |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
30/07/2001

 

反對賭波合法化=道德的法西斯主義者?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0/07/2001

就賭波應否合法化的問題,社會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些討論詳列外國的研究以及對香港社會現象的分析,旁徵博引,令人無論贊成與否,都對問題有更深入的反省。可惜亦有不少的討論卻純粹是情緒發洩,無的放矢,但謊言說上十遍,一些不知情的市民卻信以為真!

性開放文化為牧養帶來甚麼問題?應如何解決?

莫江庭博士     |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助理教授、教牧輔導碩士課程主任
31/05/2001

驟眼看來,「性革命」或「性開放」是近代流行於美國一些大城市的景象。事實上,法國在十五世紀開始已經倡導道德自由(moral freedom)的信息。

解「毒」後現代公園阿伯(上)

李靈亮     |    明光社資訊幹事
31/05/2001

(編者按︰最近明光社搜集了一些學者關於「性」的言論,那些言論不單拆解現時主流性倫理,更代表一種沒有倫理底線對性的觀點。我們以「阿基」早上的在學校附近公園中的遭遇向讀者介紹這些言論。讀者在閱讀時可以留意各人的反應,看看那一種觀點最能代表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