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820事件對我的震撼和祝福
何 善 斌 先 生 以 救 恩 堂 傳 道 的 身 分 參 與 了 立法 會 民 政 事 務 委 員 會 於 八 月 二 十 日 舉 行 的 研 究 性 傾 向 歧 視 問 題 小 組 委 員 會 會 議 , 與 其 他 支 持同 性 戀 的 基 督 教 及 社 會 團 體 展 開 討 論 。
報業評議會應獲有限度豁免誹謗控訴
報業評議會成立了一年多,有人認為香港報業的自律情況已有改善,本人不敢苟同!回顧過去一年多的工作,作為報評會的執委,本人相信爭取有條件豁免誹謗控訴是報評會能否有效運作的一個關鍵,對於有人批評此舉會令報評會成為太上皇、甚至被政府利用作箝制新聞自由的工具,實在是危言聳聽。
豁免誹謗不是特權
傳媒與青少年暴力
本文作者為前任明光社幹事,亦曾於社工界工作。對於傳媒報導手法及青少年成長均有一定的認識。筆者從近期本港有關青少年暴力事件及其親身與青少年生活的體驗中,嘗試探討傳媒與青少年暴力的關係。
漫畫論壇 腥風血雨染江湖
上期漫畫論壇提及香港漫畫主要以武打格鬥為故事發展要素,今期論壇集中研究香港「江湖漫畫」。所謂江湖漫畫是指那些以黑社會間鬥爭為故事背景的漫畫,而「古惑仔」便是江湖漫畫中較多人認識的一本。1
潮流興打?淺談現今流行文化與青少年暴力
試想想:每一天回到在家裡,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甚麼?開啟電腦上網?看報紙?還是看電視?研究顯示,香港中學生平均每天看電視幾近四小時,加上聽音樂、聽收音機、玩電子遊戲、上網、看漫畫、看電影…今日青少年的取向與思想,「多多少少」也受到現今文化的影響。本文嘗試剖析現今幾個流行的媒體——電子遊戲、電影、流行音樂、及電視節目——探討其暴力內容對青少年的影響。
改變的生命
康叔及良哥兩位都在荃灣新區(俗稱「紅番區」)長大,家庭環境也不算特別好。在徙置區的日子,是聯群結黨的生活:終日在屋?h後山上,大廈後樓梯走廊遊玩。書是讀過了,可是成績又不算好,家境也不容許他們繼續讀上去…他們在小學六年級時已經開始打架了,最厲害的一次連牛肉刀也要出動…
為暴戾文化默哀!
一名青年與妹妹爭執時,懷疑錯手將對方打死!
有母親親手將6歲兒子焗斃然後自殺,向變心的丈夫報復!
記者在眾目睽睽,警方在場的情況下被黑社會毆打!
警員在執法時,黑社會多次「晒馬」挑釁,最後更毆打警員!
有學者形容某高官豬狗不如!
有人當街遊行鼓吹性虐待!
傳媒暴力與青少年行為
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暴力問題是今天社會所要面對的。在之前的文章,我們就現今流行文化、媒體等作出分析,本文作者以心理學及精神專科的角度,探討青少年的心理成長,及傳媒與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