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傳媒操守

莫把病徵當成病因

陳龍超
電影小組組長
20/07/2010

《談情說案》(下稱《談》)在此文出街時,已經落幕,進入了下一個生產階段-—成為可租可買的光碟,有多少人會記得它留下來的小風波?當細看《談》所引起的話題,抄襲指控只是幌子,因不少網民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在BT行徑可見一斑,他們不滿的實則是無記這個符號所代表的霸權,凡屬建制類皆是攻擊的對象,暗示著對無政府意識形態的嚮往,會否是馬克思唯物進化論的再現?暫不在此文詳論,但筆者期望借此一起反思,面向

為新聞立界線 ── 動新聞還算是新聞嗎?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26/01/2010

2009年台灣傳媒最潮的新聞用語是「動新聞」。無論大家是否喜歡黎智英,但他作為一個傳媒的外行人,過去二十年卻推動了香港和台灣傳媒的轉變。有關轉變可說是好壞參半,筆者過去二十多年一直從事傳媒及傳媒教育工作,深深感受動新聞已走在危險邊緣,隨時超出新聞的界線。

公正持平才是港台的品牌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01/10/2010

新成立的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港台工會擔心它會成為太上皇,影響港台的編輯自主。而港台另一個一直已經存在的節目顧問團亦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港台的品牌策略,有成員擔心《頭條新聞》以及個別的主持被打壓,會影響港台監察政府的角色。

誰煽動了誰

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2/09/2010

突破機構早前發表調查報告。聲稱全港公信力第一的報章,大字標題報道:「調查:四成人接受激進示威」,內文則與近來八十後投身社運前後呼應,企圖製造四成人接受「八十後」青年「激進」示威的假象。筆者與友人拿著調查報告再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