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風采
2022年8月23日抵達英國。想不到不足一個月內,竟然近距離經驗到英國新首相上任、女皇駕崩、新皇登基這些歷史時刻。其中,女皇離世所引起的關注及報道,更是全國(或世界)的焦點。
2022年8月23日抵達英國。想不到不足一個月內,竟然近距離經驗到英國新首相上任、女皇駕崩、新皇登基這些歷史時刻。其中,女皇離世所引起的關注及報道,更是全國(或世界)的焦點。
90高齡的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被拘捕,不僅對宗教界、對整個社會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雖然梵蒂岡和香港天主教教區的反應較低調,但在全球的政界和傳媒所引起的關注卻不容小覷,因為宗教領袖與一般從政者並不相同,當然不是說他們在法律面前有特權,而是他們會受到信眾和社會人士的額外關注,若果他們只因踐行信仰而面對檢控、定罪、甚至入獄、為義受逼迫的話,會引起的反響必然更大。在歷史上、國際上不少宗教領袖都是人民在面對社會紛亂、天災人禍、肉身和心靈困境時,能燃亮他們心靈、鼓勵他們繼續奮鬥的一盞明燈。
雖然,今時今日仍然有人會質疑神職人員、甚至教會應否介入政治和社會問題,強調要政教分離,不過,政教分離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多年以來,不少香港的教牧在政教問題上受到過往教會的負面經驗影響而成為驚弓之鳥,甚至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有雙重標準。有些教會迴避所有與政治有關的議題,不願意發表任何意見,但卻十分樂意與官員、議員和權貴打交道,邀請他們主領或出席聚會、講見證。有些教會和弟兄姊妹很關心社會政策和政府施政,卻不願意與政見不同的基督徒會面和溝通,甚至認為對方不配稱為基督徒,彷彿只有和自己政治立場相同的人在信仰問題上才能溝通。其實,何謂政、何謂教,不同信徒心中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受苦節對基督徒來說是一個令人十分矛盾的日子,因為受苦本來就一點也不容易,對於長期生於太平盛世、自由自在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就連耶穌基督在面對自己將要被門徒出賣以及被釘死,馬太福音二十六章描寫祂「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幸好受苦節之後是復活節,提醒我們耶穌受苦之後會復活,祂之前所面對的一切痛苦是值得的和有意義的,否則我們記念的不過是一場悲劇,就是惡人會一直當道,好人不會有好下場。但耶穌的復活賦予我們信仰真正的意義,證明上帝才是最終的掌權者,是我們終極的答案,讓我們在面對一切困難的時候能有力量堅持下去。當然,話雖如此,很多時就算我們已預知結果,明白為了達成目標而必須付代價,但當真正面對苦難的時候,想趨吉避凶,不想喝下苦杯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耶穌在面對祂自己的苦杯的時候,其實亦很想天父能夠將它拿走,何況我們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信徒。
回流多倫多已經接近十個月,想不到在這裡也有請願行動,而且蔓延至重要城市。這叫我思想到要在身處的地方甚至全世界要享和平有多難。眾多升斗市民,包括年青人表達正義、和平、及自由是他們的摰誠願望。
路加福音十四章28至32節,耶穌講了一個有關計算代價的比喻,提醒我們:「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雖然這段經文主要是提到作門徒的代價,不過,其實在人生很多的抉擇,以及當我們要努力去爭取一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物的時候,也是一個很適切的提醒。
香港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不少過去我們一直奉行、認為理所當然的做事方式和社會規律,並不是逐步轉變,而是話變就變,例如明明看到一些制度在倒退,卻要睜大眼說這叫做完善!明顯已進入以長官意志為對錯標準的年代,要學習重新定義甚麼叫馬、甚麼叫鹿,然後說服自己鹿即是馬、馬即是鹿!在這個時候,不少人因為難以或者不想適應新的轉變,所以選擇或者被迫離開香港,移民甚至走難去到世界各地,這是香港人的悲哀!不過,大部份的香港人和信徒畢竟仍然是會留在香港的,如何面對政治社會環境的重大轉變,是教會和弟兄姊妹不能迴避的課題,若果只抱著鴕鳥政策,或者只是說一切交託給神,而不做一些應變計劃或者演習,恐怕當挑戰忽然降臨的時候,大家會措手不及。
面對一個愈來愈集大權於一身,而法律的紅線又不清晰,龍門可隨意移動的新常態,大家會有擔憂、甚至恐懼是很自然的,不會輕舉妄動也可以理解,但若果我們因此而甚麼也不敢做,恐怕亦不是一個愛神愛人的信徒應有的表現。在這種充滿挑戰的時候,其實最好先反思自己作為一個人、再加上作為一個信徒,我們的底線究竟在哪裡,先撇開我們有甚麼一定要做不說,起碼要不斷提醒自己有甚麼事是自己一定不應該做的。
過去幾年香港面對很大的挑戰和轉變,社會瀰漫著很多不滿和不安,一方面市民對公義、公平、對希望掌控自己的命運和生活方式的呼聲愈來愈高,甚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斷抗爭,可惜的是有些人因為急於達成目標而放棄了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和平、理性、非暴力手段,令支持勇武抗爭,甚至不惜「攬炒」的香港人,在社會運動的高峰時期大幅上升,超越了不少市民和政府可以接受的底線。而政府透過嚴厲的法律和政治手段,再加上嚴峻的疫情,雖然令激烈的社會抗爭大致平復,但因此對香港前景失去信心而選擇離開的人亦不斷增加,對於未來應如何走下去,也許是時候大家應該反思一下過去幾年的立場、手段和態度有沒有問題,是否需要改變一下呢?
當人陷在高漲的情緒、緊張的環境之中的時候,是很難冷靜和理性思考的,惟有停一停、諗一諗,甚至嘗試易地而處,代入對方的處境,才能較為明白對方為何會有這樣的態度和回應,極少事情是只有其中一方有問題,全部都是對方的錯,而自己絕對正確的。我們所有人都是罪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軟弱、盲點和醜陋的一面,我們沒有甚麼可以自誇的。無論政府或者市民大眾,若果大家真的珍惜香港,珍惜我們曾經擁有的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想走出現時的陰霾,我們一定要放低自己的憤怒和仇恨的情緒,才能夠有機會共同摸索出路。
(明報.20-1-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