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當「歡樂」遇上性教育之後……
學校推行的性教育一向為人所詬病,每每教人搖頭嘆息,批評之聲不絕於耳:陳腔濫調、乏善可陳、空談理論、騷不著癢處、內容沉悶、保守……連兩位具有性教育實戰經驗的老師,亦期盼能徵得一些有趣的性教育教案,讓學生們歡歡樂樂地「知情識性」。然而在歡樂之餘,更重要的還是活動背後所傳遞的價值觀;使用安全套的技巧絕非禁忌,問題是要釐清為何要教;要老師說性並不困難,如何負責任地與學生談性才是關鍵所在。
從「肛交案」看
高等法院法官夏正民裁定,禁止十六至二十一歲男同性戀者性行為的《刑事條例》第一百一十八條,違反基本法和人權法,若政府不上訴,十六至二十一歲的男男肛交行為將不再是刑事罪行,再次證明同志團體以人權、寬容及感性包裝的策略十分成功。
性教育面面觀
「情慾與性」是今日社會拓展得最快的市場,由美國的《色慾都市》到本土《窈窕淑女》到少女雜誌贈送避孕套作招徠,到等地鐵時避無可避的「豐胸、美白、瘦身、燒脂」廣告轟炸,到有如雨後春筍般的性教育媒體、課程、教材等出現,社會大眾是時候需要好好反思性教育的目的和現況了。因此明光社走訪了三個異象不同,但都有推行性教育的機構,談談香港性教育狀況,希望藉此能夠給予讀者一個多向度的性教育瀏覽。
歡迎政府決定就824肛交年齡裁決提出上訴
明光社及香港性文化學會歡迎政府決定就8月24日高等法院夏正民法官裁定《刑事罪行條例》第118C條禁止21歲以下男子進行肛交行為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一裁決提出上訴。由於高等法院的裁決漠視了肛交的高風險,及對心智未成熟的16至21歲青少年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此裁決帶來社會上廣泛的討論,最近更有調查指出接近5成的受訪者表示裁決並不合理,會鼓勵青少年的接觸高危行為。
走上癮的「走地盤」
足球博彩活動在香港漸趨普及,既可為喜歡欣賞球賽的市民提供額外娛樂,又可為政府提供穩定的財政收入(去年博彩稅佔政府稅收近10%)。但另一方面,博彩活動的普及化卻同時為社會帶來其他隱含成本(implicit cost),近年,因賭博而輕生和引致的家庭慘劇已不再是特別的「新聞」,而病態賭徒人數和18歲以下中學生參與賭波比率持續上升亦逐漸失去社會的關注。
關注馬會再次向未成年人士開放馬場和非法賭博網站廣告猖獗問題
致:民政事務局
常任秘書長
李麗娟女士
「監察賭風聯盟」於去年底曾與 閣下會面,表達對馬會在賽馬日舉辦嘉年華會,讓未成年人士近距離接觸賭博活動的關注。
迎向艱鉅的挑戰,回應難纏的議題
一直以來明光社面對的議題都是甚具爭議性的,因為一旦涉及倫理價值的觀念,社會上總是有分歧的,而在後現代這個喜歡打倒一切傳統、建制和權力,過份強調人的理性,甚至以人為萬物的尺度這大氣候,要讓社會大眾認識人的限制,思想人性的軟弱和陰暗面,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外圍令馬會賽馬投注額下跌?
馬會最近叫苦連天,指出賽馬投注額大幅下跌,並表示這是因為外圍馬猖獗所致。因此,馬會要求政府改變博彩稅的計算方法,認為這是打擊非法外圍的最有力方法。
其實,政府和馬會從來也拿不出證據,外圍的猖獗程度如何,更遑論可以透過風馬牛不相及的稅制改革去打擊外圍。
官馬互勾結,非一般簡單
或許很多人以為賽馬是一種夕陽娛樂,或只是一班中年男士才鍾情的賭博;或許你以為城中顯貴之所以成為馬會會員,只是消閒社交玩意,但馬會其實擁有非一般的會員,甚至是非一般的官員,以及非一般的無形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