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馬會催谷賭波事件簿

陳永浩    |    監察賭風聯盟秘書
13/07/2004

 

自2003年8月實施足球博彩規範化(即「賭波合法化」)後,馬會、政府都聲稱開設合法的足球博彩,只為打擊非法外圍莊家,並不鼓吹賭博。但時至今日,賭波的投注總額遠超預期,因賭博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比比皆是,作為賭波活動營運機構的香港賽馬會,非但提供賭博便利,更以「打擊外圍」為擋箭牌,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新玩法,新攻勢擊,皆旨在吸納更多人參與賭博,違反「不鼓勵賭博政策」。

有「價」無「價」 增「值」減「值」

主持 傅丹梅/ 紀錄及整理 余國富    |    明光社督導主任、註冊社工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3/07/2004

在助人自助的過程裡,社工所秉持的,到底是怎麼樣的信念?學院裡"value free" (價值中立)的輔導守則,又能否足以讓社工系學生進入社會,服事人群?我們訪問了兩位在浸會大學社工系就讀,即將升讀三年級的學生「五加皮」和「大舊」,了解他們對投身社工專業的期望和未來工作的價值取向。
 
受訪者:五加皮(五)、大舊(大)
 

由家國、人文、科技 到 「放、認、關、爭」細說香港大專生的文化素養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近年,香港的大專生常被詬病為「一蟹不如一蟹」,從學術表現到待人接物的品格上,都讓人有每況愈下之感。究竟香港現在與過往的大專生是否真的有很大分別?他們欠缺了哪些質素?我們分別走訪了傳媒機構負責人以及大學教授,看看他們對現時香港大專生的文化質素有何見解。

爭取不應是唯一焦點

訪問、整理: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12/05/2004

自上年七一遊行以來,香港的政治生態急速改變,最近人大常委又主動進行釋法,究竟未來的政局將會如何發展下去?作為基督徒可扮演甚麼角色呢?我們訪問了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先生、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陳慎慶博士及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余達心牧師為我們作分析。

女為悅己者「殘」!

傅丹梅    |    明光社督導主任
12/05/200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像自古至今,男子皆喜愛身材窈窕的女子,這個情況被傳媒的吹噓下,變得越來越嚴重。炎夏將至,各纖體美容公司已急不及待推出一系列產品,美其名為幫助女士重塑身體曲線及重獲自信,其實還不是要女士們將「賣肉錢」送上。

跳入旋渦,走出泥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5/2004

吵吵鬧鬧何時了?意義有多少?

如何扭轉傳媒新一代的價值取向

余志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曾xx滿口垃圾」、「變態姦殺 北嫂裸屍」、「43歲余xx賣肉養家」…… 每天經過報攤,都不難看見類似的頭條新聞;斗大奪目的標題,配以震撼的相片彩圖,利用好奇心煽動著行人的購閱意欲。

愚人?娛人!

許惠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12/05/2004

去年四月一日,一代巨星張國榮從文華東方酒店一躍而下。自此,本來以開玩笑為樂的愚人節即被賦予南轅北轍的意義;對中、港、台、日等亞洲地區的華人來說,這娛人娛己的節日蒙上了淡淡的哀愁。

作為一代偶像與影帝,張國榮對演藝界的貢獻,毋庸置疑。筆者雖不算是他的忠實歌迷,但對其動聽的歌聲、精湛的舞技及演技,仍甚表欣賞;只是對於巨星自我結束寶貴生命的選擇,無論基於甚麼原因,恕不敢苟同!

「不可能」的呼召

余志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關注流行文化歪風是九二年歸主時內心多次感應到的呼召,可是在多年來,這呼召一直因種種原因被拋諸腦後。直至科網泡沫爆破,早上仍是編輯部統帥下午卻被踢進了失業大軍,正待重投傳播業,卻驚覺這行業的生態已是面目全非:正統書籍出版市場萎縮,報章內容小報化,雜誌內容色情化;電子傳媒鼓吹亂愛訊息。傳媒老闆看利潤重於質素,資深編輯成為裁員對象。同年出道的編輯多數情願轉行,有所堅持的我當然是處處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