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我在資訊世界的日子
寇海成
| 基督教電子傳播中心副總幹事
31/12/1998
不經不覺在基督教電子傳播中心事奉已有年半,藉著機構的工作環境,使我更方便地透過「互聯網」認識到這個多姿多彩的資訊世界,我們可以隨時在網上看報章新聞,收聽電台節目,下載自己喜愛的流行曲或實用的電腦軟件程式,遇到相熟的朋友上網時,更可以藉網上傳呼(ICQ)即時與朋友對話…等。可能閣下還未曾經驗過以上的內容,甚至完全對「互聯網」全無認識,但無論如何,每個人都不會否認我們實在已生活在資訊的世代了。
傳媒將我們的眼睛放在哪?
郭智嘉
| 自由撰稿人
30/09/1998
(原文曾於九月四日《星期五娛樂炸彈》網站刊登,此文經作者整理)
早陣子經常在電視「擸」到《城市追擊》的「電波少年」,後來又發現八月無端端又殺出一群「電波少女」。初時心地善良,以為那是「電波少年」跟風之作(因為開頭又搞一輪體能測試,彷彿相當正經),後來才發現此「電『波』」不同彼「電波」,原來是硬撼亞洲小姐決賽的「土產」賣肉伎倆。
亞姐準決賽帶出健康之道
30/09/1998
亞視高層在回應輿論的「賣肉」指責下,多次高調地公開地強調亞姐準決賽會是健康的,適合一家大小收看的節目,大家看後自會明白托詞來回應。既然如此,就讓當晚的選美環節與水上節目說出真相。當然,這也是批評者當有的責任,再次向電視台表達家庭觀眾的看後不滿所在。
香港青少年犯罪的類型
車煒堅博士
| 香港嶺南學院政治及社會學系高級講師
30/09/1998
香港青少年犯罪狀況,從過去五年統計所示,他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盜竊(特別是店舖盜竊),暴力行為(包括侵犯人身及掠奪財物),藥物濫用等。
在一九九六年,香港警方拘捕的人犯當中,筆者選擇青少年犯罪較多的罪案,略作說明,詳情列於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