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手機文化

通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影響了人類的行為習慣、觀念、學習方法、休閒模式、溝通方式、關係、私隱及社會文化等......

如果這世界沒有了智能手機,我會……

15/11/2012

筆者好奇想知道身邊的朋友,如果沒有了智能手機,他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於是發了這段短訊給朋友:「如果這世界沒有了智能手機,你會……」結果收到5個回覆︰
 
朋友A:用簿記下朋友電話,或像小時候一樣把朋友的電話號碼通通背了
朋友B:改為看報紙、睇多好多書、多咗精神、多咗好多個人時間
朋友C:少咗溝通機會、跟朋友的聯絡會減少、放工唔駛收到電話
朋友D:更珍惜跟朋友見面和相處的時間、準時得多
朋友E:我仲有Whatsapp!(按:其實沒有了。)要回到古代寫信了!好
難識到女仔、唔知點約人

手機程式 誰管得了?

15/11/2012

智能手機大行其道,很多青少年也擁有一部,而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化,相關的應用程式也應運而生,不少更是供免費下載的。然而,是否所有程式都適合青少年使用呢?我們便發現,原來不少程式都含有色情、暴力或賭博的內容。

以色情資訊為例,無論在蘋果平台的App Store,抑或Android平台的Google Play,手機使用者只要簡單輸入如「性」、「色情」等相關字詞,就能輕易找到不少含色情資訊的免費應用程式。其中一款程式即使未必包含真實圖片,但仍有大量有關亂倫、強姦的色情文字故事,內容淫褻,容易讓青少年建立錯誤的兩性價值觀。

智能手機「功能」之謎

25/07/2012

最近坊間推出了不少智能手機,各大公司都聲稱其新手機功能怎樣方便,效能又怎樣提升,最後會為帶生活帶來怎樣震撼的改變,以致人人非買不可。

新的手機表面上功能提升了,可以做更多過往不能透過手機做的事。以前手機主要是打電話,現在基本上是個微型手提電腦、攝錄機、照相機、遊戲機、播音機……同時亦是與人溝通的工具,可以即時傳送文字、圖片、聲音、錄像,甚至表情符號……也成為大家最方便的搜尋器,可以找到附近的食肆、學校、商舖、特價商戶……

關鍵字 手機文化

推動健康網絡文化

22/01/2012

去年產生了一股很特別的手機文化。在港鐵車廂內,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機,但大聲在車廂內傾電話的人卻少了,單單聽音樂的人也少了。取而代之,他們會邊聽音樂邊閱報,將有趣的報道分享到社交網絡,之後看看朋友在社交網絡中所分享的。有時又會有人看短片,甚至看一集電視劇,偶然也看見有人從即時通訊工具收發訊息,甚至一面相約晚飯好去處,一面在網上搜尋私房菜。總而言之,大家在車廂內的時間,都打發得十分「充實」。
 

關鍵字 手機文化

愛瘋時代

22/01/2012

短片︰愛瘋時代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2MjAzOTY0.html
製作︰北京麥田映畫文化傳媒工作室
 
《愛瘋時代》的作者說,他所拍的,是他就內地使用智能手機的一些觀察。他所引的例子,看起來可能與香港無關,但背後的相似性卻出奇地一致。
 

關鍵字 手機文化

修訂版權條例 趕盡二次創作?

22/01/2012

政府建議修訂版權條例,將版權的概念引入到互聯網中。互聯絡世界向來鼓勵創作、分享,但在法例修改後,大量拼砌、改圖、甚至戲謔式的二次創作將不受保護,亦即只要版權持有人認為任何二次創作的內容在網上發佈而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就可以提出興訟。面對這條被一些網民喻為「網絡23條」的新修訂,不少網民,特別是青少年,一就是被迫上街抗爭,一就是放棄所有創作。這不禁令人擔心,香港表達和創作的空間,將進一步受壓。如何在避免侵權和維護創作自由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特別對於一些根本不涉及商業利益和誹謗,純粹為表達意見、諷刺時弊的二次創作,應該給予更大的空間。

公民記者不是私刑記者

10/11/2011
「七折港女」、「巴士男」、「賜座男」……隨着智能手機普及,只要一機在手,人人都可以隨時化身記者和攝影師,不少「路人甲」因而被炒作成街知巷聞的新聞人物、真人騷(The Truman Show)主角。
 
一對中年夫婦在巴士站插隊,有女乘客心有不甘而直斥其非,並在對罵間用手機拍下他們一些惡毒的咒詛,而該婦人亦一度拿出手機要「反拍」。姑勿論結果如何,這種拍來拍去的新聞愈來愈多,經常進佔港聞版。

沒機在手 天塌地陷?

14/04/2011

和朋友溝通,大家會否已不再常常見面,而總習慣以手機互通短訊?有時忙碌得很,在社交網上載近況及閱讀朋友留下的資訊,是否就是你和朋友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沒事做,亦總要上上網,看YouTube或隨意「團購」一下?無論如何,大家是否都總是一機在手,就算是坐車、食飯、上課、工作,甚至是去厠所,都很有可能機不離身,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三年又三年 淫審條例何時改?

27/03/2011

2009年7月,《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下稱《條例》)檢討首輪諮詢完成,報告除了表示會討論一系列網絡中的淫褻資訊外,更建議要就淫褻物品的定義,進行研究和商討。

可惜有關的諮詢至今仍然遲遲未見,不論網內網外,大量「踩界」物品充斥巿面,條例未能處理,家長、教師,甚至青少年面對橫流的情慾,已經避無可避。

Web3.0是王道?!

18/01/2011

由90年代起,媒體發展的主旋律已漸漸由互聯網主導。
不到20年,互聯網絡(World Wide Web)
已經歷了幾次的「世代交替」。究竟改變的重點在哪裡?
最新的Web3.0又是甚麼?這個新銳的網絡革命又會為我們帶來甚麼得益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