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多元社會中持守基督教價值

----明光社九周年研討會 – 余達心牧師及吳宗文牧師部分撮要
洪子雲   |   明光社義務同工‧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博士生
13/07/2006

本社於5月27日假宣道會北角堂舉行九週年紀念講座,主題是「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由中神副院長余達心教授、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牧師及浸大宗哲系副教授關啟文博士主講,公關界人士黃讚雄先生回應。其中吳宗文牧師因需臨時遠赴歐洲拍攝回應「達文西密碼」的特輯,故以錄影方式分享。聚會有逾四百人出席。本文將簡述余達心教授與吳宗文牧師當晚的講座的內容。
 
余達心教授指出在現代多元社會,道德理論都以自主(Autonomy)為基礎,即強調自己為自己立法,以致社會充滿著極端的個人主義及自戀主義的文化,而基督教倫理於多元社會中是會被邊緣化的,但在歷史中基督教往往都是被邊緣化的,信徒要接受這個事實,亦要接受人有選擇的自由,正如神也讓人有犯罪的自由,所以基督徒並不是要提倡聖經法律化。但這並不否定基督徒有道德責任去宣告真理和價值,尤其上帝以清楚將衪創造的秩序向我們啟示,基督徒是有道德責任去向社會宣告的。但宣告的目的並非出於要保護教會的建制,而是基於基督的愛,基於對社會的愛及責任。
 
另一方面,法律雖不是將道德加諸於社會的工具,但法律亦需要有道德基礎,否則法律便會淪為政治棋子,就像現代美國委任大法官人選那樣,誰可以委任政治立場相同的人為大法官,誰就可以改寫法律。他舉奴隸盛行的羅馬帝國為例,當時有超過八成人口是奴隸,奴隸制度根深蒂固,而且有不少理據支持;而保羅宣講無論為奴的、自主的於基督裡都是平等的,這信息確對社會造成震撼,當時有部份基督徒因釋放大量奴隸而付上經濟損失和政治迫害的代價。無怪乎不少人指基督教的思想是顛覆性的,是危險的。但只有當基督徒勇於去宣講才可發揮果效,否則有一天教會再無道可講,教會很可能已被社會同化。
 
吳宗文牧師透過錄影片段分享。他指基督徒表達立場時雖然常被譏為「職業道德佬」,但這些誤解僅是次要,最重要是為上帝發聲。吳宗文牧師指出基督教倫理是實踐性的,靈性和德性是不能分開的。一方面要按著神的道德本性、聖經的教道、聖靈的指引去宣講和實踐;另一方面,單在教會宣講亦不足夠的,還要在公眾中實踐出來。
 
他指出基督徒在多元社會中實踐信仰常遇到兩個障礙:
社會強調價值中立,結果信徒面對甚麼敏感事情都不敢將宣講信仰;有的甚至妄自菲薄,反過來站在別人立場去罵自己的信仰。但他認為多元的意思就是要有不同的獨特的聲音,才是真正的多元,所以信徒要堅持我們的獨特,「儘管有人說基督徒提倡的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價值觀應擺進博物館,我們仍要繼續強調。」若自己放棄自己的立場,信仰將會被同化、一體化,那就不再是多元了。
 
二)  利字當頭,於決策中只從利益角度去考慮。但對基督徒,經濟效益並非唯一的考慮,還要考慮其他人的利益和其他價值,有些時候甚至可能要考慮面對損失,基督徒要學效基督十字架的道路,要學習犧牲和活出生命。
 
總結兩位講員都指出多元文化是現代社會不爭的事實,無疑對基督教信仰是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信徒甚至會感到被邊緣化,但信徒仍需持守信仰,甚至不惜代價,以生命實踐出基督教的價值,這樣的生命見證將會為社會帶來更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