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從政之路

06/10/2022

公民科述改革開放 談成就不談政治 3教科書闡「城鄉差異」 指收入大增未來「共同富裕」

  (明報 .3-10-2022)

【泛民政黨】公民黨7執委無意留任 梁家傑︰若無人接任或解散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4-10-2022)

教育不是宣傳,而是要建立學生的分辨和分析的能力,要讓人民全面了解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好與不好,執政者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過去幾十年,香港是一個容讓不同信念、不同政見百花齊放的地方,左中右的報章、社團、工會、甚至政黨都可以並存,只要不使用暴力,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毋須擔心以言入罪。2019年的暴力衝突,的確引起社會很大的震盪,但隨著國安法的實施,大批持異見的參政人士被還押、入獄、被DQ、流亡海外、移民他國,議會內的反對派已幾乎被掃除一空,暴力衝突已經絕跡,若果仍以嚴刑峻法來管治,那就不是止暴了,而是專權。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專橫的政府從來不會得到人民真心的支持,將不滿的聲音壓下去,只會令社會成為一個壓力煲,出事是遲早的問題,惟有真心聽取民意,讓人民可以暢所欲言的社會氣氛,才能夠及早了解市民真正的期望和需要,真正做到急市民所急,將社會矛盾化解於萌芽階段。代議政制的重點,就是讓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都有可以有代表他們聲音的議員及政黨,在議會內透過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心聲,代他們爭取利益。阻撓任何支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個人或政黨進入議會,只會迫使他們所代表的那批人士選擇離開香港、消極回應政府的施政、甚至轉入地下活動。

另一方面,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當我們期望執政者妥協,照顧社會上不同持份者的需要和意見時,作為參政的政黨和個人亦需要努力,只要大家仍然留在香港,就有責任思考如何在現有的空間下為市民爭取最大的利益,盡量透過不同的渠道反映市民的意見,任何政黨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參政,要代表有相同理念的市民發聲,進入議會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但未能進入議會亦可在民間發聲,香港不少政黨的前身都是議政論政的團體、或是走在前線為地區居民發聲的壓力團體。沒有公職、不是議員、不是各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不代表甚麼也做不了。在港英政府的年代,其實不少壓力團體都受到政府打壓,許多遊行請願都被阻撓,帶頭的團體、代表和社工被檢控,但他們的存在令政府不至成為一言堂,社會不至成為一潭死水,最後才能迫使政府回應他們的訴求。未來作為異見人士,從政之路肯定是艱難的,但若果一個政黨真的有值得推動的理念,一個從政的人真的有為香港奉獻的精神,那麼重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各個民間團體為民請命的勇氣、毅力和犧牲,總比就此放棄好。政黨談的不僅是理想,還要包括達成理想的可行途徑,在不利的環境下,尋找可以繼續向前的路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近年看到一些介紹國內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活;將沙漠變綠洲;保護瀕危動物的紀錄片,看一些人如何將別人認為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故事,希望在香港的政黨和從政人士也有這樣不屈不撓的精神。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從來都相信神蹟,只要努力做好應該做的事,就將結果交給愛我們的神吧!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