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鼓勵生育津貼成效存疑

02/11/2023

昨起出生嬰獲2萬元 家庭優先揀居屋

  (明報.26-10-2023)

逾四成護老者獨力照顧壓力高 基督教服務處籲政府完善暫託服務

  (時代論壇 .26-10-2023)
 

派錢對市民來說當然是好事,但畢竟用的是公帑,必須考慮是否用得其所,以及會否產生一些大家未必想見到的副作用?因此,大家應思考的是甚麼人會最響應政府的鼓勵生育政策?以及不少市民不想生兒育女的真正原因。首先兩萬元對中等收入以上的人士來說並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數目,相對起養大一名子女據稱動輒要數百萬元的支出來說,根本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而他們多數亦未必合資格申請公屋和居屋。那麼能夠吸引的恐怕主要是十分基層的市民,包括劏房戶、領取綜援人士及南亞裔等等,當中部份人士本來可能就未必有節育的計劃,就算多生幾個孩子,亦可能要依賴其他公共資源去撫養。

一些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夫婦不願意生兒育女的想法,恐怕難以靠兩萬元而回心轉意,他們不願意生的原因,不少是因為對前景缺乏信心,包括對政治環境、教育制度和居住情況的不滿,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例如立法會和區議會的選舉,市民的影響力每況愈下,與當初說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將會雙普選的承諾可說漸行漸遠,現在連區議會亦倒退回殖民地年代也不如的情況,一些對民主自由有很大憧憬的市民,若對未來不樂觀,怎會生兒育女呢?

至於教育制度,連不少高官和議員的子女都出外升學,大家對香港的教育制度有多大的信心?無謂狡辯、心照不宣啦!而居住問題,對不少年青夫婦來說,既沒資格申請公共房屋,又沒能力購買私人樓宇,兩夫婦仍可蝸居於一房的單位,但要養兒育女則需要兩至三房單位,更要考慮聘請外傭才能繼續兩夫婦一起打工賺錢,兩萬元有何用處?更實惠的應是增加子女的免稅額、不計算家長入息的學生書簿及課外活動津貼、租屋免稅額和侍產假等等,日後若再有消費券,未成年的永久性居民亦應該可以由父母代領。

對於很多市民來說,如何照顧患病或有其他需要的家人是一個十分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無論輪候宿舍或日間暫託都是十分困難、遙遙無期的事,萬一將來子女不幸發現有不同的健康問題,恐怕求助無門,成為終身的重擔。而目睹現時老人家的院舍服務亦令人只能搖頭嘆息,恐怕將來會成為子女的負擔,倒不如不生育,留多些錢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作將來養老之用。其實市民不願意生的原因一大籮,兩萬元用來鼓勵收養寵物的效果可能會更大。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