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操守
傳媒工作者為專業人士,傳播的資料、訊息對市民大眾具有不少的影響力。所以他們應有其操守,應以求真、公平、客觀、不偏不倚和全面的態度處理新聞材料,確 保報道正確無誤,沒有斷章取義或曲解新聞材料的原意,不致誤導大眾。傳媒工作者應尊重個人名譽和私隱,並應保護消息來源。亦致力避免利益衝突,不應受其個 人、家庭成員、機構、經濟上、政治上或其他利益關係所影響。
老實說,最近一個月來都沒有認真地看過聖經。維繫著天父與我之間關係的,是每個清晨或晚上那段乘車上下班時的禱告。
互聯網記者無什麼特別,沒有Cyber look或I.T look給你辨識,只是在記者銜頭前多了「互聯網」三個字而已;說穿了,那些從舊經濟「過度」而來的科網老闆,淺藍襯衫卡其褲一度的,其實豈不又是腦子盤算著如何賺錢的生意人?我們這些在互聯網當新聞記者的,除了較傳統媒體的記者多一些電腦知識外,一樣都要出外跑新聞、錄影錄音、剪片剪帶和趕稿件?
過去兩個月,有關「上流社會」(純粹指他們的有財有勢,與道德是否高尚沒有必然關係)的私生活經常見報,更成為頭條新聞,一些報章的報導手法值得商榷。
二十多歲的阮華,加入某份暢銷日報已經三年;他曾擔任不同版位的記者,剛在三個月前被派往法庭版。以前法庭版的記者人數不超過十人,多數都在高等法院採訪,但最近編輯高層將法庭版的版位由一版增至三版,也增加了十多名記者,分派到香港不同法院工作。
是否港人漸漸注重法治精神,更多留意法庭版?「這樣想就絕對錯誤!」阿華斬釘截鐵地回答:「因為法庭有很多古怪案件,其他報館不留意,加以著墨就可變成獨家頭條了。」
小清當了記者十多年了。她在電視台做過「跑台」,也當過一陣子編輯,後來在報館的娛樂版當記者,在那裡待便快要十年了。小清服務的報館,人家一般稱為「大陸報」,換言之,他們採訪新聞的時候,是採取「大陸報」取向的。這怎麼說呢?報社是有自己的底線的,比如色情三級的材料不會採訪;形象不佳的藝人新聞,一般不載(除非當日的稿件太少)。這樣看來,儘管近來報界聲名狼藉,許多人對香港的傳媒似乎都失去了的信心,可是有些報紙還是有自律機制的。
今期會重點和大家探討一下娛樂版的手法問題,一直以來娛樂版可說是傳媒污染的「重災區」,經常以男女關係及性作為題材,除了不斷在圖片和標題突出女性的身材之外,亦經常刻意引起讀者對性的聯想,可說到了無「性」不歡的地步!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