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人物傳(第二冊)
十年磨一劍,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在慶祝一百週年的時候出版了《香港教會人物傳》(第一冊),十年後出版了第二冊,能夠在書中榜上有名,首先第一個條件是已經跑完當跑的路,回到天父的懷裡。第一冊所記述的主要是與聯會息息相關的華人教牧和在不同領域有貢獻的信徒領袖。
十年磨一劍,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在慶祝一百週年的時候出版了《香港教會人物傳》(第一冊),十年後出版了第二冊,能夠在書中榜上有名,首先第一個條件是已經跑完當跑的路,回到天父的懷裡。第一冊所記述的主要是與聯會息息相關的華人教牧和在不同領域有貢獻的信徒領袖。
創業難、守業更難,所謂富不過三代,不少曾經盛極一時的名牌或老字號早已經灰飛煙滅,感恩的是香港不少宗派、堂會和機構卻能夠歷久不衰,雖然經歷過去幾十年、甚至過百年的風風雨雨,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政治和經濟的多次動盪,仍然屹立不倒,實在是神的恩典。剛剛參加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110周年會慶,為神在過去一百多年守護和扶持香港的眾教會而感恩,而華聯會有不少工作都是值得肯定的,例如開辦老人院、聯合佈道和扶貧等工作。不過,聯會的隱憂也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長期以來,莫說聯會的執董不少都是退休牧師或資深信徒,連每年春秋兩季出席會員堂代表大會的各堂會代表都有一定的年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可想而知聯會的運作與年輕一代的距離恐怕只會愈來愈遠!近年青少年一代的信徒不斷減少雖然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有相當大的關係,但教會決策的高齡化亦有一定的影響。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香港四徑大步走》這部紀錄片令人喜出望外,不單可以看到香港近在咫尺的優美山嶺和海岸風光,更可看到幾個令人為之歡呼和落淚的動人故事。作為香港人,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之前都說不出四徑是指哪四徑?原來香港四大山徑是麥理浩徑(100公里)、衛奕信徑(78公里)、港島徑(50公里)以及鳳凰徑(70公里),總長298公里,香港四徑超級挑戰是一項超級馬拉松極限運動,參賽者必須在60小時內走完四大遠足徑才能被稱為完成者(Finisher),而在72小時內走完則只能稱為生還者(Survivor)。
這套電影拍攝了2021年第10屆賽事的過程,這屆規定只邀請過去9屆完成者及生還者參加,更加想挑戰有沒有人可以成為首位在50小時內完成賽事的選手。相信看完之後佩服各位參賽者的人會有許多,但會因此認真考慮開始跑山的人相信很少,而現實上,有能力跑完四徑的恐怕只是極少數人。雖然如此,各位參與者提醒了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往往遠遠低估了自己的「極限」,其實,我們在很多事上都可以挑戰自己,更上一層樓,走從未走過的路,不要太快對自己說「不」。
時勢艱難,經歷了社會運動和三年疫情之後,再遇上經濟不景,過去一年,不單不少連鎖店、酒樓和戲院要結業,一些堂會和機構亦面對愈來愈大的財政壓力,再加上一些過往有心有力的奉獻者(如教師、社工、醫護等專業人士)的退休潮和移民潮仍未完結,雪上加霜,不少機構需要大刀闊斧節流(包括減薪、裁員、搬去較細和租金較便宜的辦公室、以及削減某些事工等等)。
箴言十七章17節這樣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時勢艱難,經歷了社會運動和三年疫情之後,又遇上經濟不景,雪上加霜,一些過往有心有力的奉獻者,例如教師、社工、醫護等專業人士的退休潮和移民潮仍未完結,過去一年,不少堂會和機構亦面對愈來愈大的財政壓力,不少機構需要大刀闊斧節流,包括減薪、裁員、搬到較細和租金較平的辦公室、以及削減某些事工等等。我在機構事奉25年,今次的情況看來最為嚴峻,估計對不少堂會和機構來說,財政壓力會維持一段頗長的時間。
基督教出版聯會主辦的「第十屆金書獎」已於2024年9月27日假城景國際酒店的水晶殿舉行,當天,明光社出版的《恩典重臨:基督教再婚婚前輔導》(下稱《恩典重臨》)榮獲教會及佈道事工I(教材及課程)的金書獎。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 |
多年以前曾經聽一名在教會和學校熱心服侍的校長說自己和太太都很忙碌,他的子女好像有父有母的孤兒一樣,最令我驚訝的不是他和太太這樣火熱事奉,而是他竟然覺得這樣做沒有問題,因為從他的語氣我感受到的是自豪多於自責。
教會團體最終的問責對象是神,在必須作出取捨時只能順從神而不順從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向神問責和向政府及公眾問責,本身往往並無衝突,教會團體作為社會認可、獲得免稅資格的慈善團體,在忠於使命的同時,亦要在市民大眾面前做好的見證,在履行慈善團體的社會責任上不能得過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