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傳媒文化推介

Pixels 《屈機起革命》

(台灣《世界大對戰》,內地《像素大戰》)
雷競業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
02/12/2015

近年來流行科幻電影,這些電影中的主角通常都有些超人能力,《屈機起革命》是一套另類的科幻電影。故事涉及外星人侵略地球,這是常見的主題,但今次拯救人類的英雄是幾個一事無成的中年男人,卻是科幻片中少見的,也是此片別具人情味之處。
 

舞台教官

張志儉博士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1/12/2015

筆者從前當中學老師時,教授英文及經濟科,每年都花不少時間,替學生補課,希望他們在中五會考獲得好成績,順利升上預科。
 
然而,成績便是一切嗎?
 
那些力有不逮,又或者志不在書本的同學又如何呢?況且讀書成績雖是重要,但品格培育亦不可少;我可否透過課外活動把兩者結合呢?
 

《再戰擊情》(Southpaw)

陳春明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成員
21/01/2016

《再戰擊情》是講述一個拳手,在他拳擊的事業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跌的折騰。這個拳手曾經在拳擊界叱吒風雲,他擁有驕妻愛女及豪宅名車,但在一次槍擊事件中,痛失妻子。此後意志消沉,而且終日酗酒解愁,最終令自己喪失了女兒的撫養權。他身邊擁有的一切,便化作輕煙。片中借這位拳手的遭遇,帶出兩個重要訊息。第一,就算你在事業中一直都是長勝將軍,但難保他日可能變為喪家之犬。

毛記電視

張志儉博士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6/01/2016

傳媒教育學者David Buckingham 十多年前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探討現世代的年青人是否關心時事。因為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報章銷量下跌,看電視的觀眾亦減少了。有很多人認為年青人不理世事,只會沉溺在打機及聽音樂之中。
 

毛記電視 (二) —— 向活地阿倫學習

張志儉博士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9/02/2016

上堂時我問學生有誰看過「毛記電視」,有一半同學舉手,再問他們對「毛記電視」有什麼評語時,多數說內容好笑,道出了年青人的心聲。然後再問看完節目後有什麼反思時,全班就靜了下來。良久,一位學生說 : 「娛樂性豐富,又搞笑,但看完即忘」。
 

好人做壞事 – 《創造》 與 《死亡筆記》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16/03/2016

很久以前,筆者看過一本小說,故事講述有一對夫婦,二人都是非常傑出的生物學博士,他們與其他學者一樣,都希望對造福人類社會有所貢獻。一天,太太刻意喬裝成一位老婦人,到銀行提出巨額現金,引誘劫匪打劫她,因為她與丈夫需要一個罪犯來完成他們的研究。夫婦二人深信,一個犯罪者犯罪,是與腦部某些物質有關,只要改變了犯罪者的腦部,他們便能成為好人。

From "Justice" to "Eye in the Sky"

張志儉博士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6/07/2016

早前,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Sandel 訪港,在中文大學演講,題目是What Money Can’t Buy,座無虛席。在香港這個以利字掛帥的城市,近年來很多知識份子及年青人都反思金錢是否萬能這個話題,有大學畢業生寧願拋棄高薪厚職,回歸大自然,做個農夫,為的是實現兒時夢想,亦有人醫科畢業,卻去做個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