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深入「塔利班」巢穴 (胡樹玲)
七年好光陰,感謝主!能進明光社工作,盡是恩典。祂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當初,教會一位姊妹告知機構有職位空缺,我通過了interview,加入了明光大家庭。全是天父的帶領。2005年8月15日這日子這時辰是我被播下事奉的種子和生根之始,是小妹我的紀念日。
明光社社會角色多面睇 (教育界)
明光社與教育評議會的合作已有多年,我們目標一致,為下一代建立純樸環境,好讓他們健康成長,擁有強健心靈而努力。
現時色情文化,暴力文化很嚴重,特別在傳媒中,我們見到很多不良的資訊,令教育界憂心。我們知道要做好教育,除了要有耐心外,還要集合不同的團體、界別的加量,方能成事。
為公平公義繼續打拚
15年前,察覺到香港教會的社關聲音很微小,於是和幾位同路人一起開展明光社事工。雖然我投入前線的時間不太多,也曾因事奉太忙碌的關係離開過,但整體而言,自己一直很支持有關的事工。明光社在不同範疇的研究與倡議,如家庭、賭博、同性戀、性文化、性教育等,正正能在教會牧養中提供資訊幫助。
深入「塔利班」巢穴 (鄧玉瑩)
初入職時已做好心理準備,進入一間嚴肅、認真又保守的機構事奉,並要做一位在我心目中近乎「八股」的總幹事「手下」,心想必須要練好一套「不苟言笑、唯唯諾諾」的非凡武功,才可配合機構。所以初入職的頭半年內,我每次同工會都不會主動發言,抱持「觀望」態度。但期間發現每位同工都充滿活力、創意十足,就算與「阿頭」的觀點怎樣有明顯落差,他們都不會只做順民,討論過程當然有嚴肅的時候,但充滿笑聲的時刻亦不少。
一起走過的日子 (李碧心女士)
明光社的標誌是一個燈塔,其亮光具備一種吊詭性。可以解釋為陸地在望了,目的地就近了;也可以解讀為附近有礁石,小心接近。安全與危險的訊號,發放自同一個燈塔。明光社在這個時代所發出的呼聲也是如此。在發出一個警告訊號的同時,也宣告著一份希望與平安。
明光社要身先士卒?!
香港工時一般很長,工作壓力也很大,基督徒身處這種工作環境,想參與事奉、關心社會,實不容易。明光社就是要針對香港這種獨特的環境,主動關心及回應社會及公共課題,然後作出整合,幫助基督徒消化理解。
深入「塔利班」巢穴 (沈雅詩)
我信主已有好一段日子,亦一直在主流傳媒機構工作,明光社成立之年,亦正正是我加入本港某暢銷又出位報章之時。當時我效力的報社經常遭受明光社批評,他們久不久就會前來示威抗議,因此對「明光社」的大寶號,我絕對不陌生。
歷年會址趣事多
您對明光社辦公室的轉變知道多少?其實15年來我們的會址都離不開荔枝角和旺角之間,在兜兜將轉轉中,看見每一處都有神的恩典,就讓我與大家分享幾件難忘的事情。
一場誤會更認識性文化
誰將會偷走我的宗教自由
Daniel Glowacki,一位14歲的男生,因在經濟堂上,與老師談論同志運動的彩虹旗幟時,表達了自己不贊成同性戀的宗教立場,結果被老師趕出班房。最初,還以為這個故事發生在極權國家(如北韓)裏,誰不知,竟然發生在有宗教自由之稱的美國。本港的老師們會明白,面對頑劣的學生時,懲罰是少不了的。我們會按學生過錯的嚴重性作出處罰,而處罰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改過。
深入「塔利班」巢穴 (譚燕玲)
大約在四年前,我同時應徵醫院及明光社的會計職位,當時,我心裡是盼望到醫院工作的,因為醫護人士是我尊敬的一個行業。在疾病面前無人可誇口,而在醫院裡,就一群身體軟弱須要幫助和照顧的人,甚至是臨終的病患者。可是,兩次投信和面試都落了空,正期待第三次的面試時,卻接到明光社的通知,便「疊埋心水」上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