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錯就要認,打就企定,管用嗎?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及研究)
15/06/2009

陳冠希復出姿態明顯不過,選擇在老外電視台接受訪問,或許以英文回應貓哭老鼠事件更為伶俐,他表示心亂如麻,不懂也不便致電,柏芝會否收貨大家心裡有數;訪問中他更坦白承認曾經錯誤、也曾經道歉,但究竟錯在那裡?監相不力,一腳踏多腳,抑或不應攝下親密床照呢?至今仍未披露,不過肯定的只要他沒有影相癖好一環,風波不會發生,濫交、藝人情史統統囂於塵土,網民一概將會零知情,陳生繼續是潮人代表……

官僚心態是怎樣形成的?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5/2009
 

「窮媽媽」與「富相士」對家庭的啟示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1/05/2009

近期的名流遺囑爭產官司,幾近雄霸了港聞頭條。大家除了被迫日日抱著「睇鬧劇」的心態八卦一下之外,我們理應替本港家庭發展擔心。看到種種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利慾薰心、肆意發展婚外情、攪關係,將婚姻、家庭視無物的社會現象,會不會就是現今金錢至上的社會寫照?

沒有《一百萬》,幫助《天水圍》= 天方夜譚?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及研究)
19/05/2009

《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下稱《一》)是齣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無論獎項、票房一致獲得佳績,讓觀眾在光影中親睹印度貧窮一面,引發善心人士解囊施以援手,這足以見證影像在動員社會族群改善不平、不公的正面能量。
 

家長個個目標純正

劉李偲嫣    |    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
19/05/2009

 劉李偲嫣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

明光社究竟是怎樣的機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9/05/2009

由於明光社對色情暴力文化及同性戀等具爭議性問題的立場,過去幾年引起一些教內教外的回應,近期更有衝著我們及其他教會而來的遊行,亦有人出書評論我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批評涉及很多不同的議題,當中既有不同的立場;善意的提醒;亦有一些主觀的判斷及個人的憶測和誤解等等,難以逐一回應。

互動、分享、自由的Web 2.0

莫乃光    |    香港互聯網協會 主席
19/05/2009

Web2.0是什麼?大概很多人都聽過像Facebook、YouTube、Flickr、Twitter,1甚至各社交網絡和網誌(Blog)平台,都被稱為Web2.0應用,但究竟它們共通的地方在那裡?
 

Shall We Web?

劉穎先生    |    青心 培訓總監
19/05/2009

互聯網及電腦是今天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在電腦和互聯網普及之前,電視曾造成家長與子女溝通,甚至成為管教子女一大問題,皆因家長和子女一起看電視上了癮。現時上網比看電視更容易成癮,更容易引發家長與青少年溝通問題。因為大部份青少年子女習慣在網上溝通,在網誌Blog上寫日記,在Facebook上載照片,而大部份家長不懂上網,彼此沒有共同的溝通媒體及語言。

一網未平一網又起

整理: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9/05/2009

 網絡2.0的發展極為迅速,的確令我們在資訊搜尋、交流,以及溝通上方便了許多,也容易結集力量回應時事,但如果不當地應用互聯網,卻又會替自己或他人惹來一身蟻……
 
真假難分:
 

「1 – 2 – 3 – 到你?」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9/05/2009

 
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各式各樣的互聯網絡服務,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無限機遇,帶動高增值商務發展,甚至是Wi-Fi無線上網熱點滿佈,人手一機無限上網的同時,我們卻又看見它帶來的壞影響:我們身在Web2.0的國度,但卻只有Web1.0的認知,而事實上Web3.0的文化已經「殺到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