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樣子不一定決定「命運」
網絡上有句流行語「Your face, your fate」,一句「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道出了以貌取人這個社會現象。
噢! 孩子嚷著要跟我結婚怎麼辦?
相信不少家長可能都聽過小孩子說想和父母結婚。作為父母聽到這些有趣的說法,肯定心裡會感到甜絲絲,也體會到子女的成長,小腦袋開始對情愛有一點想法。當家長回應孩子的話時,除了簡單地說「不可以」之外,其實還可以加入一點教育元素。
扭轉比例失衡的迷思,由反亞裔暴力事件說起
師範教育學者對反亞裔暴力保持緘默
這是一篇政治不正確的文章,如果你忍受不了,請不要讀下去。
AI醫學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經在很多行業中被應用,如日本、中國、韓國先後推出24小時不用休息的AI主播。
2100科技大未來
《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要保育的何止是建築
一次意外發現「羅馬式」配水庫,為原來在2020年只有無窮無盡壞消息的香港,送來一份小小驚喜:誰想得到,水務署在九龍石硤尾的主教山進行拆卸工程期間,竟然有市民發現羅馬式配水庫此等歷史建築。一個平凡不過的小山裡,原來埋沒了超過一個世紀的石柱、磚拱,如不是在清拆工程時有市民發現,恐怕它只會默默地被埋在地下。
重溫「漂一本有聲好書」之《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
《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的作者區結成醫生,是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對他來說,醫療、生命與倫理這些課題是他要面對的「日常事」。「日常事」並不等於一成不變的事務,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技術必然會帶來新的倫理反思,醫生是倫理實踐者,區醫生看待倫理也相當實際,他認為「『倫理』就是關於選擇對的事去做,和弄清楚道理。
百年一遇的災難?
從天氣預報中,我們知道2021年2月14日將會是一個特別的情人節。
情人節黃昏開始落霰,一粒一粒的落在耗盡心力搭建的菜田上。人真是多麼的渺小,甚麼偉大的建設可以一夜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