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讓孩子成為孩子

16/03/2017

今年2月下旬,香城映畫在youtube上載了一套名為〈我的生涯規劃〉的微電影,不夠一個月的時間,網上點擊率已超過30多萬。,在短短的7分46秒中,除了反映學生過重的讀書壓力問題,更通過四位小演員的演出,道出了香港不少值得大人思考及關注的問題:炒風、金錢決定成功與否、置業無望及人生意義,而教育制度、怪獸家長、學生自殺等課題更是劇情的主線。

請從不聞不問之中走出來

14/03/2017

踏入2017年,特首選戰「跑馬仔」,就算如何不問世事、堅離地、無投票權的基督徒,都會「食下花生等睇戲」,少不免也會留意一下。而很多時,教會一句「政教分離」,就叫我們對社會事務抽離,「中立」彷彿成為了我們避世、不聞不問的同義詞。

關鍵字 生命倫理

抉擇人生系列:正義與關懷

14/03/2017

世界上只有一套倫理觀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倫理問題嗎?答案當然不是。1月20日晚上,羅秉祥教授在眾多倫理觀中,為我們介紹了Lawrence Kohlberg及Carol Gilligan的兩套倫理觀。道德發展心理學大師Lawrence Kohlberg 提出了一個以正義為核心的道德思考理論,而他的助手Carol Gilligan認為這個理論帶有男性偏見,於是提出了一個以關懷為核心的道德思考理論,以反映很多婦女的道德關懷。Gilligan這個以人際關係為核心的思考模式,與華人文化有很多相通之處。

關鍵字 生命倫理

「娘娘」不是世界全部

14/03/2017

大抵沒有哪個男生聽到心儀女神說一句「比男朋友更親更重要的好友」會覺得「如願以償」而心滿意足。哪個「兵」不會妄想有一天自己也可當「娘娘」的真命天子?

其實當「兵」也不是件新事,看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神鵰俠侶》中郭靖及黃蓉的大女兒郭芙。自小與武敦儒、武修文兄弟一同在桃花島長大,郭芙盡得母親優良遺傳,生得美艷動人,足以成為外貌協會會花。雖因父母寵愛而變得任性驕縱,但武氏兄弟仍然奉為「娘娘」,兩兄弟吃過的苦頭不言而喻,長大後兩兄弟為娶郭芙為妻而反目成仇,甚至兵刃相見。若不是楊過劍走偏鋒,以一招自我犧牲,兩兄弟可能還只餘下一個。

關鍵字 生命倫理

陰錯陽差的商業代母爭議

02/03/2017

現今社會強調個人權利與自由,一個人可隨己意在市場上選取自己喜歡的商品。但是否所有東西都可以變成商品?是否存在一個景況,就是當某些東西被商品化後,就會觸動社會的道德底線?以下的案例將為我們提供一些反省。

推行政策必須考慮人性

16/02/2017

三千萬是一個怎樣的概念?香港現時的人口約有七百三十多萬,三千萬即是大約四個香港的人口。有人口專家估計,單是中國一個國家,在未來30年便有三千萬剩男,撇除有一部分是同性戀者又或是單身主義者,當中到了適婚年齡想結婚而又未能找到對象的男性數目也相當驚人,專家告訴我們這些剩男是一孩政策而來的犧牲品。

何時,何地,如何做……

11/01/2017

還記得在小學的時候學習作文,老師會以「六何法」教導我們:我們可以從「何人、何時、何事、何地、為何、如何」(即英文的 Who, When, What, Where, Why and How)等方向思考。很多時,當我們答到了以上六個「何」,我們都能寫出一篇清晰而又有條理的文章了。

關鍵字 生命倫理

信仰中的求真

11/01/2017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楊錫鏘牧師  (中國神學研究院 榮譽校牧)

 

珍貴永恆的生命

11/01/2017

兩年前有一對夫婦,早知道腹中兒子天生沒有頭蓋骨,存活率是零。很多父母遇到這種情況都會選擇人工流產,事實上據當時的新聞報道,因懷孕過程很辛苦,媽媽也曾想過放棄,但最後夫婦倆認為生命不是掌管在自己手中,他們沒有權去終止胎兒的生命,故此決定讓嬰孩出生,並替這未出生的孩兒起名為「瑋恆」,意思是「珍貴和永恆」。最後瑋恆出生十小時便離世,遺體捐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作教學用途,成為年紀最小的「無言老師」。[1]

關鍵字 生命倫理

消費用良心 世界可持續

21/12/2016

 「你的心若顧念飢餓的人,使困苦的人得到飽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升起來,你的幽暗必變得如正午。」《聖經新譯本》〈賽58﹕10〉

 

文﹕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