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處變不「亂」

明光家書 (2016年9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9/2016

香港市民求變心切,從今屆立法會選舉可以清楚反映,在候選人中新人輩出,加上不少議員因為年齡或個人問題而不再爭取連任或連任失敗,立法會必定會面目全非。無論政府和市民大眾是否願意,大家都必須重新定位。

不少年青人對現況不滿,甚至提出一些激進的口號和尋求翻天覆地的改變可以理解,社會、甚或教會必須認真聆聽年青人的聲音,正視他們的需要當然重要。不過,大家不能忽略的是,對現況不滿的其實亦包括不少中年人和長者,而隨著香港人愈來愈長壽,人口老化是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因為他們在人口比例中亦愈來愈重要。政府和年青人其實亦必須聆聽中年人和長者的聲音,長者的經驗雖然不會永遠是對的,但學生和年青人重視的理想和原則,亦不見得一定永遠是對的。近年的社會運動最令人憂心的一個發展,就是不少人將自己的看法絕對化,以及將與自己不同的聲音妖魔化。

在整個社會不分年齡和階層都怨聲載道的大氣候之下,變是必須的,不單立法會議員要換,政府的主要官員亦必須有所改變。不過,單單是換張面孔是不足夠的,更重要的是思維和態度上的轉變。聆聽、對話和互相尊重是帶來建設性改變的起始點,當大家都厭倦無日無之的意氣之爭和互相謾罵,請撫心自問,怎樣才能真正改善現況呢?

無論是今次立法會選舉,還是明年的行政長官選舉,不少市民求變心切是無可避免的,不過,改變不是為了帶來更多的混亂,而是要撥亂反正,手中有票的必須小心,作為選民不單可以行使公民的權利,亦要履行公民的責任。不細心地考量候選人的政綱和往績便隨便投票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面對新的世代,教會和社會很多傳統的觀念亦必然面對挑戰,例如對性傾向歧視條例、同性婚姻和跨性別議題的看法;對公民抗命、暴力抗爭、以及身份認同的問題,年青一代與他們的父母輩亦可能有很不同的看法。互相指責並不是解決分歧的有效方法,真理並不一定站在人多聲大的一方。回歸真誠的對話溝通、回歸情理兼備的思維模式。記著自己不是上帝,不是真理的化身,而是真理的追尋和追隨者,才是處於急速轉變的世代的應有態度,讓我們和整個社會不至愈來愈紛亂。

在這紛亂的世代,我們願與一眾承認自己不足,但仍希望盡自己的綿力改變教會和社會的弟兄姊妹及市民同行,在亂中尋序。請繼續以代禱和奉獻,支持我們的需要。

 

                       你的弟兄

                           蔡志森

                             9-2016

相關文章

計劃有時,放下計劃有時

明光家書 (2020年9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2/09/2020

傳道書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而過去一年,我們學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計劃有時,放下計劃有時。因為,受去年遍地開花的社會運動和今年反覆無定的疫情影響,許多香港的人和機構都更深體會何謂變幻才是永恆。

幸好,作為一個多年以來慣於因應我們所關心的議題而迅速回應和調整工作的機構,我和明光社的一眾同工都不斷學習作最好的準備,作最壞的打算,既要大膽嘗試,也要勇於放棄。在近200場學校和教會的講座被迫取消了之後,我們在過去幾個月辦過不少網上的講座、工作坊和小組研討。也嘗試將不少我們關注的議題改以短片的形式推出,當中包括回應社會及教會議題的「港.我.森情」;以輕鬆手法討論人生百態的「蛋撻唔該」;幼兒性教育「熊仔姐姐講故事」;深入淺出探討歷史和文化的「大城.小理」;介紹不同書種的「漂一本有聲好書」;也有不同嘉賓分享與教育、品格和關心離婚再婚家庭等相關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提醒和鼓勵,更希望大家能向其他親朋好友和弟兄姊妹推介,讓我們的努力不會白費。

而每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重點活動週年研討會,亦因疫情而押後,感恩的是當中與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的「香港基督徒心理狀態、信仰生命及社會參與研究」網上問卷,仍能得到約1,000人回應,並定於在11月6日舉行研討會,就算疫情再反覆亦不打算延期,只會改為網上聚會。請為我們禱告,希望這個調查能有助大家了解由去年開始的反修例運動,對於香港教會在踐行使命;對信徒、長執、牧者彼此的關係;以及信徒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靈命帶來甚麼影響,並思考如何面對前路。

另一方面,過去半年透過不少有心人的捐助,以及參與不同的社福計劃,我們的同工亦服侍了不少在疫情下生活困難的家庭及小朋友,讓我們對基層市民的困難有更深入和具體的了解,略盡綿力為他們改善家居環境、派口罩和派米等。在可見的未來,香港的經濟會愈來愈嚴峻,希望有能力的教會和弟兄姊妹,能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讓我們可以繼續服侍有需要的鄰舍。

在社會和機構都面對極大的挑戰的時候,上帝給了我一個新的挑戰,成為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的主席,願意承擔這個擔子,是希望在困難時候,能為眾機構和一直忠心服侍的同工做一點事,讓機構繼續成為堂會在風雨之中的伙伴。機構最需要的不只是奉獻,而是大家使用我們的服務和產品,讓我們能作鹽作光。弟兄為患難而生,深信在困難中有大家同行,眾機構同工能繼續以平安喜樂的心看門前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因為能夠事奉已是恩典。

你的弟兄
志森

社關是一場馬拉松

明光家書 (2018年1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0/01/2018

    2017是令人身心疲累的一年,個人方面,除外父之外,幾位相識多年的弟兄相繼離世;母親輕微中風;又有親友健康出現問題。工作方面,多位得力的同事因為不同的原因而退下火線,而我們面對的挑戰卻沒有減少,眼見同事的日常工作,如出版及往學校和教會主領聚會並無減少(近500場);再加上20週年紀念的各項活動;新開展的「永遠的父母:離婚以後,為孩子多走一步」計劃;以及年底的賣旗,大家就像參與一場沒有中場休息的馬拉松,十分吃力,感恩的是上帝對我們的看顧亦從未減少。

  去年最令我們放不下的仍是我們一些長期關注的議題,政府推出260多頁有關性別承認的諮詢文件,令我們的董事同工花了不少心力去研究及回應,一方面我們雖不贊成變性手術,卻同情已選擇做手術人士的需要,不是所有弟兄姊妹都能完全理解,需要花時間和心力去解釋。另一方面又見到平機會竟然高調表示香港宜採用自我聲明,毋須醫學診斷便可以改變性別的模式,比不少同運團體更激進,當平機會成為同運的重要推手,前面的挑戰只會更大

  如何鼓勵弟兄姊妹在公共空間發聲時以合情、合理、合信仰的理據,著重愛心與公義並行,是我們未來需要更努力的方向。當香港已成為爭議之都的時候,我們不想因為表面的和諧而減少發聲,但亦不希望捲入沒有意義的意氣之爭。明光社的信仰立場並無絲毫動搖,而處理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則亦無重大改變,希望日後在面對有爭議的議題,弟兄姊妹能互相尊重,和而不同。我們最不願意看見的就是教會因為怕爭議而避開不少影響深遠的社會議題,或是弟兄姊妹因為強烈的無力感而不再關心自己身邊以外的事。

  2018年我們會繼續關心一些離婚和再婚家庭子女面對的需要;協助教牧了解新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探索如何牧養在完全不同處境下成長的新一代。我們需要熱心、理性而又充滿憐憫之心的同工加入我們的團隊,是你/妳嗎?請切切為我們隊工的需要祈禱。最後,在迎接農曆新年來臨的時候,希望大家繼續以紅封包支持我們事工的需要,與過去兩年一樣,我們會在紅封包中撥出10,000元,支持一些有特別需要的弱勢群體,今年我們將透過施達基金會,用以關心數十萬逃往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的需要,希望大家支持我們,為流離失所的人禱告及伸出援手。

  在疲累的時候,希伯來書12章1節常是我們很好的提醒:「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靠著上帝的適時的供應、清晰的目標、並肩同行的隊友、再加上大家的支持,是我們一起繼續這場社關馬拉松的動力。

你的弟兄
志森
10-1-2018

 

                                 

性别政治在香港悄悄蔓延

明光家書 (2017年7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7/2017

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0年,一切彷彿很美好,但統計處公佈2016年的堅尼系數創45年來新高,達到0.539,較1996年的0.518上升0.021,表示香港的收入分佈愈來愈走向不平均,市民的貧富差距擴大,貧窮問題非常嚴重,新一屆政府必須設法改善貧富懸殊的情況,否則社會將會加劇階級對立,造成政治不穩,而重中之重可算是居住問題,讓市民可以居有定所,不致居無定所。

今年上半年,同工們除了應付恆常的工作,以及新的「永遠的父母」計劃外,亦要抽時間應付一些突發事件,高等法院於4月28日裁定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於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應獲公務員配偶福利。我們認為裁決漠視政府所有政策均應符合香港《婚姻條例》規定,承認申訴人同性配偶地位,將間接承認同性婚姻,所造成影響亦極為深遠,為此發起網上聯署行動,共收集超過34,000個簽名交律政司,政府最後決定上訴。

台灣及德國於今年先後通過同性婚姻,台灣司法院於5月24日透過釋憲認為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違憲,要求2年內修法。德國國會最終以393票對226票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時通過同婚人士可以領養兒童。面對西方國家及台灣的情況,很多反對同婚的人士包括基督徒也有些動搖,我們於6月29日舉辦20週年講座「社關龍門陣:誰的火棒誰去接之社關三種情」,盼望能鼓勵大家在面對全球以致本地愈來愈嚴峻的同性婚姻挑戰時,仍能堅持信念,年輕一代有願意承擔社關使命的心,以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及堅持。

隨著愈來愈多同性戀者成為父母,加拿大及澳洲有小學取消慶祝母親節,將本來是好的事,也因為政治正確而被迫取消,此外,近年跨性別的議題甚囂塵上,為了不令跨性別人士感到受冒犯,將來可能所有稱謂都要變成性別中立,香港大學已於去年9月設立性別中立廁所,立法會議員陳志全亦在個人社交專頁表示政府有意在西九文化中心設立性別中立廁所,我們已立即去信康文署表達反對,正等候政府的回覆。

加拿大安大略省通過具爭議的「89法案」(Bill 89),迫使父母接受政府的性別認同教育,若父母不接受或要求孩子改變性別認同,將被視作「虐待」,可強制將兒女帶走。面對性別議題,本港律政司轄下的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已發表關於性別承認的諮詢文件,並就性別承認議題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工作小組分析公眾諮詢結果後,將進行第二部分研究,探討若在香港設立性別承認制度,將對現行法律和措施可能衍生的影響。諮詢期於今年10月31日結束,希望大家可以積極表達意見,共同守護上帝創造男女兩性的美善心意。

 

您的弟兄

蔡志森

1-7-2017

18年後仍是一條好漢

明光家書 (2017年1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6/01/2017

  少年時代很喜歡看有關大俠的電影,特別著迷的是當他們面對死亡毫不退縮,慷慨就義的英雄氣概,其中一句經典對白就是:「18年後又係一條好漢」。當然,隨著年紀漸長,早已不再嚮往做視死如歸的英雄,不過仍然希望自己是一條好漢。做人做事對得住上帝,在自己的家人、朋友,以至社會人士面前可以挺起胸膛做人。18年真的不是一個短的時間,不論人事、景物都已翻新又翻新了,屈指一算,自己加入明光社轉眼竟已踏入第18個年頭了。

 

  值得感恩的是當年撇下公務員的鐵飯碗,加入全憑信心仰賴上帝供應的機構,雖然因為批評譁眾取寵的傳媒和反對同性戀運動的種種性解放訴求而備受攻擊,驀然回首,仍然十分平安,正如蘇軾在《定風波》所說: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見慣了風雨,便明白是否感到平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而不是外在的環境。

 

  去年整體社會的經濟未如理想,我們所收到的經常費奉獻亦大受影響,全年常費的赤字超過100萬,是歷史新高,幸得年初賣旗籌款的110多萬,全年才不致有入不敷支。今年我們每月的營運開支亦需60多萬,經濟壓力愈來愈大。作為總幹事,令同工無後顧之憂,機構所訂的事工計劃能有效執行,實責無旁貸。適逢農曆新年,隨今期《燭光網絡》會附上一個紅封包,在此呼籲眾教會和弟兄姊妹慷慨奉獻,讓我們的事工可以繼續祝福香港不同的學校和教會。去年我們到學校和教會主領聚會有400多次,沒有足夠的同工,我們便會平白失去這些可以為下一代釐清價值觀的好機會。您的奉獻間接可以影響數以萬計的年青人。不過,在艱難的歲月,我們亦不忘支持有需要的人,今年我們會繼續在大家的紅封包奉獻中撥出一萬元,透過豐收慈善基金,用以關心國內不少被遺棄的流浪兒童,因為感動不如行動。

 

  此外,面對新世代傳播媒介的範式轉移,更多發展網上和新媒體事工乃當前急務,如何讓在社交網絡上活躍的群體了解我們的關注,是一項重大的挑戰。而今年台灣有關同性婚姻的民法修訂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會繼續密切關注和分析事件對香港的影響。昨日美國、今日台灣、明日香港,若缺少危機意識,恐怕將來悔之已晚。所有事工都需要大家繼續以禱告、奉獻和行動支持,深願大家繼續成為明光社和一眾同工的同行者,為我們打氣。

 

明光社在1997年成立,今年剛好20週年,而今年我們的主題就是「傳承」。作為一個願意逆流而上的社關機構,希望能夠將我們的異象和信念傳承,將我們擇善固執、不願隨波逐流,敢於真誠說話的精神延續下去。不過,沒有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我們是難以長期作戰的。3月25日晚上七時半,我們將會在宣道會北角堂舉行20週年感恩崇拜,由創會主席蕭壽華牧師證道,希望大家能抽空出席,與我們一起回顧過去,展望將來。

 

您的弟兄

蔡志森

6-1-2017

 

 

下載:  明光社家書 -- 18年後仍是一條好漢

為孩子多走一步

明光家書 (2016年10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10/2016

我們相信家庭是每個人第一個學習的場景,也是孕育一個人性格及質素的重要基石,婚姻制度於維持兒童與父母的連繫起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今年所做的有關「香港人婚姻態度研究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港人認為,若然失去親生父親(88.3%)或親生母親(87.6%),會為兒童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因此,兒童能在親生父母的照顧下成長對他們是最好的。

可是,隨著西方性革命的思潮,性與婚姻及家庭被分割和重新定義,使原本有著保障後代功能的家庭逐漸割裂,離婚情況非常嚴重。根據香港統計處的報告,由1991年至2013年,獲頒布離婚判令升了3.54倍,由6,295宗急增至22,271宗。

我們明白離婚的原因非常複雜,並非單一原因可以解釋的,有時甚至是逼不得已下的無奈決定,但在離婚事件中,子女無疑是最無辜和無助的受害者,我們希望能為這些家庭及孩子做一點事,故大膽嘗試向民政事務局與家庭議會申請今年才推出的「支援家庭措施的主題贊助試驗計劃」,希望透過輔導及調解服務,幫助已計劃離婚的夫婦有良好的溝通,即使決定離婚,雙方也盡可能安排子女有定期接觸親生父母的機會,使孩子仍然感受到父母的愛,幫助孩子不因父母離異而影響自我形象及自信心。

神的計劃及意念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我們遞交的「永遠的父母:離婚以後,為孩子多走一步」計劃書獲批資助,對於沒有前線輔導工作的我們來說,這項計劃將帶領明光社踏上新的里程碑,由原本主要做政策倡議及教育工作,到直接提供前線社會服務,由於我們實在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因此,我們會伙拍基督教基蔭家庭服務中心,為40個離異家庭的父母提供輔導/家事調解服務,亦會幫助2,000名離異家庭學生提昇抗逆力及以模擬家事法庭形式接觸1,000名公眾人士,讓社會人士更明白離異家庭的需要。

計劃是以配對形式資助,明光社需自籌40萬元,整個計劃由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止,由於今年本社累積赤字已接近50萬元,因此並沒有額外資金可以動用,我們希望能有250位有心人,承諾為此計劃每月捐款$100,或一次過捐款$1600,我們便可以達到目標,開展服務。

誠邀您與我們一起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為孩子多走一步!假如您想支持這項計劃或本社的工作,請填妥捐款表格寄回即可,如想了解計劃詳情或轉介個案,請致電27684204與副總幹事傅丹梅女士聯絡,謝謝!

 

您的弟兄

蔡志森

27-10-2016

 

 

有關「永遠的父母:離婚以後,為孩子多走一步」計劃資訊,請登入網址:http://childrencoparenting.weebly.com/

 

 

下載:  明光社家書 -- 為孩子多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