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放棄百萬只為討回多一點

──仍然堅持半斤換八兩的趙善榮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義務同工
06/11/2008

怎樣才算得上「公平交易」呢?當歌神許冠傑在三十年前已經唱出「出左半斤力,想話攞番足八兩,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時,趙善榮依然會意忿難平地跟你說:「平日在咖啡店品嚐一杯廿多元的咖啡,負責種植咖啡豆的農民卻只能獲得幾個仙!」

「所謂『合理』,就是最少給工人能維持基本生活,透過付出賺取一份有尊嚴的收入。」在趙善榮眼中,中秋月色以外,還有更值得人追尋的「圓滿」。

由大學畢業時遊歷印度和尼泊爾,實地瞭解聖雄甘地和德蘭修女的事跡,及後爭取「八八直選」,直到今天放下高薪厚職推動公平貿易,正如趙善榮所言:「我心中仍有一把火──仍有夢想。」9月26日「閱讀雲彩」分享會的晚上,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與我們細說生命何能因夢想而依然年青有勁。

燃點:啟蒙的FES青蔥歲月

 「讀大學時,我返教會還不是太穩定。其後跟當時在FES1工作的翁偉業以歸納法查經,同時也接觸了很多有心人,明白信仰非但不僅是個人的事,也不單只停留在『講』的階段,在耶穌的生命和使命中,我看到關心社會和回應社會的重要。」
 
人生並不廉價,趙善榮的精彩人生也許就是在此時孕育和牽動。畢業後,他將這個從查經裡獲得的信念落實成一個社關團體。1987年,趙與大學團契的弟兄姊妹成立了「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這學會用了二十年時間關心香港、回應本地事務。
 
「成立之初主要是為了推動『八八直選』,且那時中英談判剛開始,人心虛怯,所以我們盡量推動大家關心香港,與其他團體合作,推動香港的民主進程。到今天,爭取多年,我仍有一個民主夢──希望全面落實香港的民主化和進行普選。」
 
「這些廿多年一齊努力的戰友,雖然今天都各自面對工作、家庭和其他的壓力,但仍然在艱難中有所堅持,這很鼓舞我。」

掙扎:迷惘的年薪百萬IT日子

 除了是「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的成員以外,趙善榮在工作上是個IT人,後期的年薪更是過百萬,但在39歲那年,他毅然決定放下大部份人欽羨的收入,踏上人生新一頁。
 
「那時收入不錯,但不是自己最想過的生活,也不覺得是應該過的生活,有時放工後有一種很強烈的孤寂,不知為何如此過日子。經過多次掙扎、考慮和沉澱,最後決定停下原有工作,重拾生命──我知道自己若不放下工作,我永不會知道繼續下來應做甚麼。」

改變:頓悟的領受召命旅程

法國文壇祭酒普魯斯特(Marcel Prous)曾說過:「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探訪新風景,而是擁有新視野。」放下原有工作後,趙善榮花了15個月時間,在旅行中開拓、反思和沉澱。踏遍了中南美洲,最後成了改變他生命的旅程。
 
「在香港工作時,我們都習慣了做強者,不需要人幫助,但在旅行時你『人生路不熟』,就得學習接受和贈予,在香港,我們其實很容易產生不願意幫助別人,也不喜接受幫助的封閉心態。」
 
「其實我大學畢業時已到過印度和尼泊爾,尋索聖雄甘地和德蘭修女的腳蹤和事蹟,但在這15個月裡,我卻明白和體會了上帝的“Calling”──呼召我去服侍弱勢國家的貧窮人。」

委身:關懷的公平貿易

「有次在去危地馬拉的旅途上,我發覺有些咖啡農,一家人工作整天,用了10多個小時揀咖啡豆,才賺到1美元──他們很努力地工作,但仍不能養生,受到極不公平的剝削,於是我回來便想:有甚麼可幫助他們?遂開始參與『公平貿易』。」
 
「2005年12月,『香港公平貿易動力』正式成立,幫助遠方以及中國大陸的貧窮人,也致力教育港人和分享關心貧窮者的資訊。其實『公平貿易』的核心訊息,就是將公道還給那些很勤勞,但卻未能獲得公平回報的生產者。」

「香港在『公平貿易』的進展其實比西方國家慢,如英國已進行了20多年,已有4,000多家教會是公平貿易的夥伴──我們仍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不過一如趙善榮所言,「公平貿易」最困難的地方,其實是在挑戰我們的生活態度:在購物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尊重生產者的勞苦,而付出多一點的成本和用心?

相關文章

消費用良心 世界可持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1/12/2016

 「你的心若顧念飢餓的人,使困苦的人得到飽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升起來,你的幽暗必變得如正午。」《聖經新譯本》〈賽58﹕10〉

 

文﹕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謝芳

 

「又到聖誕… 又到聖誕!」聽著大小商場不停播放的聖誕音樂,看見店舖內商品的聖誕購物折扣:九折、八折、折上折、買二送一……不禁令人有「超值抵買、價平而用料上等」、「遲些日子或用得著、送給朋友都好啊」…之感,腦海裡閃出不少購物衝動和無數的購買藉口。但若多了解有關簡樸生活及消費文化的關係中,消費行為會受到廣告影響,購物是想實現自我,或希望與親友建立更好的關係……腦海浮現的購物慾望或會被沖淡一下。

如果消費不是為自己……

 事實上,我們購物只會留意自己或熟悉的關係,往往忽略了與居住環境、世界、生產者及弱勢群體的連串關係:如在消費的同時,我們可有想過「產品的生產過程及廠房環境?」「對工人的健康及其所居住的環境有沒有造成污染?」「怎樣才可以透過購買行動,去幫助他們去改善現有的生活狀況?」為了解更多,我們是次訪問了在本地推動公平貿易,關心社區弱勢社群十多年的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Anthony) ,以了解更多有關良心消費及公平貿易的重要。

在十多年前,Anthony已做關心社會的事,如捐款、寫文章及參與社關活動,但仍覺得十分「離身」,未能真正投入。直至有一次在中南美洲長途旅程,親身接觸到生產商,才啟發他要在香港成立機構,推動公平貿易,幫助在貧窮地區生活的婦女和在生產過程中被大企業剝削的農民。

所以,Anthony成立香港公平貿易動力有三個服待方向:

  • 推廣及教育:繼續向學生、教會及社區介紹及推動公平貿易,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
  • 銷售:設立門市 – 公平點,在不鼓吹過度購物的心態下,讓市民選擇公平貿易的產品;
  • 提升生產伙伴能力:在貧困地區發展,協助生產者學習製作及改良產品,符合不同的地區需要,改善他們的生活。

轉眼至今機構成已成立十一年,問Anthony覺得香港人對於「公平貿易」的認知和了解可有轉變?他說﹕「十一年前,人們對兩者都不太認識,有關的產品及銷售點都極少。但現在,香港社會有六、七成的市民都知道甚麼是『公平貿易』。可惜的是,實踐的人仍很少;而且缺乏全面的認識,甚至有所誤解;亦未能集合力量一起行動。」

進一步關注:把理念融入生活裡

如何推廣教育?Anthony認為消費者在支持公平貿易有一個誤會,就是以為多買公平貿易產品就是實踐了公平貿易,但實際購買只是一種支持方式,我們必須反思自己不斷消費的購買行為。「應該用得其所,不再製造浪費。就如環保一樣,要生活的轉變,就算造成不便也會照樣去付出,把知道的理念融入生活裡。」他解釋到公平貿易同樣不想大家過度消費,而是一種價值觀的實踐,即不是單單像捐錢般的慈善行為,而是對身處的社會、世界有多一點同理心;繼而進一步去關注、了解和以行動幫助他們。

公平貿易產品可以關注或改善到生產者的一些情況,例如製作朱古力所需用到的可可豆,不少主要生產地被發現有使用童奴和販賣的兒童,迫使他們在惡劣環境下工作、噴灑農藥,他們既缺乏食物,又不可上學,甚至沒有工資。許多生產朱古力產品的大企業對事情卻不聞不問,繼續用這些「血淚可可豆」來製作朱古力。作為消費者,如果可以關心產品的材料來源,以行動拒絶購買「血淚朱古力」,轉向支持以公平對待生產者的製品,相信這也是給予無良企業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並與生產者建立連結的一種關係。

另外,在世界的一些地區有弱勢人士需要幫忙,而我們選用公平貿易產品的行動可以扶助他們邁向自立和更好的生活。如在孟加拉獨立後,於北部遺下了一群巴基斯坦難民,有基督教團體透過成立社會企業,為難民中的婦女提供織縫培訓及生計項目,並把婦女製作的產品連繫到市場,同時再給予設計、技術等培訓,透過公平貿易創造了就業機會。Anthony分享道:「公平點與該基督教組織合作,於香港引進她們製作的拼布頸巾、披肩、布袋等合適香港市場的產品。更讓這群女性可以有成功感,有勇氣與人溝通,明白到女性都可以憑一雙手供養家庭和擁有夢想。」

每一元都是支持行動

 Anthony提到,由於香港有關監管產品的法例仍十分落後,未有對一些使環境造成污染的產品(如化粧品的微膠粒) 作出限制,他認為「消費者的每一元都是行動」,唯有靠推動消費者的醒覺,以行動表態,集合力量,迫使生產者改變,是香港現時支持實踐公平貿易的其中一個方法。

 

Anthony更指出香港的良心消費,暫時還停留在市民自己的覺醒,獨個兒支持公平貿易,還未去到如外地般集結成力量。「作為良心消費者,除了反思消費者的身份外,也應作為公民身份,結合成為Consumer Citizenship (消費者公民),公民的面向,將良心消費的理念帶入文化、社會及政策上的改變。」他舉出向來積極推動公平貿易的英國為例,在2012英國倫敦奧運會中,發出「食物願景」(Food Vision) – 可持續發展及公平貿易的理念為供應商要遵循的指引,單說公平貿易咖啡,已能售出1100萬杯。「如能融入生活,一個活動已可以有很大的影響。」

無忘初衷

 對於良心消費及公平貿易的推動,就如當初推動環保理念一樣,可能被評論為十分極端的社會運動,因為顛覆了整個消費文化及模式,但實在是為了改善弱勢社群、為了保護環境能可持續發展而叫大家再思消費模式,並努力與大企業壟斷手法抗衡。

「公平貿易運動目的是要令市民去思想全球化、生產者的狀況、大企業的壟斷,要大企業改變。現在很多企業為建立社會責任形象而稱自己為環保、弱勢出力,但實在只是塑造形象的工具,打著這名堂而實際是為了鼓吹消費。」Anthony提醒大家要「無忘初衷」:「仍要時刻反思消費行為,也不能讓公平貿易成為企業公關及鼓吹消費的手段。」

Anthony坦言,公平貿易及良心消費並非對應現今世界問題的最完美的方法,只是作為一個消費者,最容易實踐到關心弱勢,幫助細小生產者的一種方式:「成效多與少,仍可以討論,還是希望有行動去改善世界現有的情況。希望大家能踏出一步、多走一步,不要停下來。」

購物只能满足我們部分的願望,在維繫人和人的關係方面,能在大日子互相送贈禮品固然好,但如能夠投放時間去互相關心對方就加溫暖。我們每一個的行為,或多或少對世界都會有影響,盼望付出的關愛,能使世界上人和人之關的關係能更加密切。試試在聖誕購物時,加多點關注和愛心,了解可能造成的影響,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企業。

增多點點愛心小貼士:

  • 如有禮品或二手家居用品可轉送給他人,可聯絡坊間許多慈善機構,如:五餅二魚網站、曙光計劃、好家庭傢具店
  • 「不做浪費鬼」﹕了解如何回收食物,可聯繫:惜食堂、膳心連、豐剩
  • 了解拒絶以動物試驗或純素的產品,可到: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Cruelty Free、The Vegan Society
  •  
曾經刊載於:

談天說道,明報,2016年12月21日
 

公平貿易的故事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8/05/2014

城市發展倫理系列  項目二

 

原來,公平貿易所包括的不只有朱古力及咖啡,也包括被邊緣化的少數民族、婦女、社會低下階層自製的手工藝品。原來,支持公平貿易不只是走進一間連鎖超市,購買印有「公平貿易」標誌的產品。社會企業「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與10多位參加者分享,公平貿易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儘量不在連鎖店購物,而是多支持獨立小商戶,這也是踐行公平貿易。另外,公平貿易精神也包括不隨意消費,避免浪費資源。那我們如何建立此種生活態度?讓我們從認知開始。

 

公平貿易的概念

甚麼是公平貿易?又或者,為何會有公平貿易的出現?對於很多支持自由經濟市場的人來說,不干預經濟市場,由需求與供應來決定商品價格是最公平及最合理的事情。只是這些人可能沒有想過在全球化之下,自由經濟市場早已經變得不公平。

為了達到股東的高回報要求,以及滿足消費者購買到價錢便宜的商品的慾望,國際化品牌公司採取的手段不外乎減低工資、加快完成訂單速度,以及把成本及風險轉嫁給原料供應者。他們努力在提供廉價勞工或原材料的地方進行收購及設立工廠。只是在這種貿易策略之下,受害的往往是發展中國家的工人或農民。工人往往會受到不合理對待,如以短期合約聘用、工時過長、工作環境差、沒有組織工會的權利等。至於農民,他們根本沒有太多籌碼爭取合理收入,因為他們要在短時間內賣出易壞的農產品,所以經常遭到剝削。縱使胼手胝足地工作,得到的酬勞也不足以糊口,有時甚至連生產成本亦未能收回。整個國際貿易體系只會讓貧富懸殊的情況日益嚴重。

公平貿易是「相對於現行國際貿易中不公平的運作方式而言的概念。通過給予被邊緣化的生產者及工人公平的貿易條件,以及更好地保障其權利,讓他們達致可持續發展。公平貿易是一種建基於協商、具透明度和互相尊重的貿易關係,它有一套運作守則及標準,讓供應商和零售商共同執行。」[1]
公平貿易的原則共有十項:[2]

  1. 為貧窮及弱勢生產者提供改善生計的機會;
  2. 運作及買賣過程具透明度和問責性;
  3. 持久的貿易關係;
  4. 給予生產者合理價格;
  5. 禁止使用童工或強迫勞工;
  6. 不歧視、促進性別平等及結社自由;
  7. 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8. 提升生產者能力;
  9. 推廣公平貿易運動,以及
  10. 與生態環境維持可持續發展。

簡言之,公平貿易是還生產者一個「公道」,讓他們得到合理的工作環境及回報。

 

在旅程中發現自己——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的誕生

「公平貿易」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而「香港公平貿易動力」這間社企則成立於2005年12月。為甚麼趙善榮會放棄百萬年薪的高職,走上公平貿易之路?而這條路被當時一份報章稱為「行先死先」。[3]

趙善榮走上公平貿易之路,是從一次悠長旅程開始。他在IT界工作了十多年,雖然薪金高,但工作壓力非常沉重。即使放假時會離港投入心愛的潛水運動,也不能滿足內心的需要。在他感到人生茫然若失時,決定辭掉工作,讓自己放一個長假遊歷南美洲。在那十多個月中,他聆聽了不少故事,體會到貿易對窮人的剝削,因而回港後決定創立香港公平貿易動力,希望「建立及團結同行者,還弱勢生產者公道,共同追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公平貿易路上的同行者

從一次旅程中「認知」到自由貿易帶來不公平情況,趙善榮付諸行動,將「認知」轉化成信念,而且更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要達致「工人得工價、貧者得飽足」,趙善榮多年來主要從三個層面作出努力:

  1. 倡議及教育:透過講座、工作坊、傳媒訪問、展覽及宣傳單張向公眾介紹公平貿易,並鼓勵人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直接支持生產者;
  2. 建立生產伙伴:在亞洲多個地區尋找生產伙伴,按公平貿易的概念及守則支援及與他們合作,把其產品運到香港銷售;
  3. 銷售產品:透過多個合作銷售點、網上商店及展銷等形式,為消費者提供貨品。

不過,相比於歐洲,香港人對於公平貿易運動的投入度仍然不足。趙善榮分享到在歐洲,只要人們認同某個信念,他們會身體力行,甚至願意進行推廣工作;但香港人不一樣,他們認同某個信念,大多只是出錢,同時願意出力的相對較少。

 

常存盼望

在香港推行公平貿易不是易事,趙善榮有時候也感到自己如希臘神話中的西西佛斯,他被宙斯處罰,日復一日不斷把巨石重覆推上山,沒有完結的一天。然而,趙善榮指出絕望是一種態度,不過信仰卻為他帶來盼望。他又提到很多時人雖然做了很多事情,但結果不一定是理想的,甚至不一定有結果。縱然如此,最重要的是所做的事是否正確及有意義。

公平貿易是靠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希望有一天,一些國際品牌公司真正發自內心願意成為一個良心僱主及企業,而不是只因著公眾壓力才引入公平貿易的產品;而廠商也不要只因為工人死亡,惹來國際關注才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若真的能這樣實踐,不只是大財團的持分者才可在自由經濟市場中享受自由,還有那些努力付出的工人或農夫也可以得到合理的回報。
 


[1] 〈關於公平貿易〉,公平點,網址:https://shop.hkfairtradepower.com/zh_hk-aboutFairTrade.html
[2] 同上
[3] 〈10萬元設一人公司,推廣『責任消費』,港人不怕行先死先搞公平貿易〉,《明報》,2006年1月5日,網址:http://www.hkfairtradepower.com/zh_hk-press-details-20060105.html

 

公義之行.始於足下──14週年研討會

盧翠婷 、沈雅詩 | 明光社實習生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學生|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18/09/2011

相信沒有基督徒會否定「行公義,好憐憫」這個大使命,但究竟行公義是否只有一個模式?明光社作為政策倡議和公眾教育團體,踏入第14個年頭,將繼續關心社會,維護公義。而在本年7月8日晚上,我們更舉辦了「公義之行.始於足下」研討會,透過四位演講嘉賓,包括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同工林錫章先生、禧福協會「愛蓮事工」傳道人蘇保恩姑娘、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以及香港西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海盛牧師,與在場近100名參加者,藉四個不同的主題,分享實踐公義時的不同進路和關注重點。

大專信徒弱勢行──林錫章先生

「一杯涼水」計劃不單為弱勢社群送上關懷,也是讓大學生關心社會、豐富生命的機會。
 
林錫章先生指出,不少大學生,包括當年的他,都不甚關心社會,認為社會與自己無關。因此,當大專生參加「一杯涼水」計劃,親身服侍弱勢社群時,他們面對不少挑戰,惟帶來挑戰的同時,此計劃也為大專生帶來反思。
 
「一杯涼水」計劃的實習學生曾往「天光墟」、「劏房」等地作探訪,也曾到正生書院,和正生學生一起生活。透過親身接觸和服侍弱勢社群,他們多了反思社會議題,尤其是貧窮、民生問題,也多了思考信仰問題,思量福音與麪包的關係。
 
這些經驗,豐富了學生的生命,也令他們成長。因此,林錫章強調,這種服侍是雙向的。
 
貧窮,是整個社會制度性的問題;弱勢社群,是被罪傷害的人,是被社會制度剝削的一群,但他們往往被社會誤解。當青年人能親身走進弱勢社群中,用心了解,他們才可消除對弱勢社群的無知、誤解。只有同行,才可互相了解、幫助。

被忽略的女性事工──蘇保恩姑娘

提起妓女,很多人都認為這個群體離自己很遠,惟蘇保恩姑娘指出,根據非正式統計,目前全港估計約有20萬名娼妓,換言之,你和我的身邊都可能隱藏了不少從事或參與賣淫活動的婦女。
 
蘇姑娘續稱,在這群風塵女子當中,新移民婦女為數不少。她慨嘆,很多時候,這些婦女縱然想付出勞力,但往往受到排擠和歧視,為著生存,她們才被迫走上這條路,因此作為香港人的我們,是否要負上責任?我們能夠置身事外嗎?
 
為了關懷一班妓女、吸毒者,以及心靈極度憂傷的女子,禧福協會在1999年正式展開了「愛蓮事工」,但蘇姑娘強調,禧福的立場是不認同娼妓是一種工作或行業,因為試問誰想下一代當娼呢?然而,機構明白當娼妓者是由於各種情況才作出這樣的選擇,因此事工亦以關顧她們的全人包括靈、魂、體三方面入手。
 
為幫助這班女孩子脫離困境,禧福近年積極開辦與零售業、服務業相關的英文班,盼望她們能有一技之長,最終可以自力更生。

推動工人得工價,是自找苦吃?──趙善榮先生

「工人得工價」這句說話,好像沒有爭議性,但其實在現實世界,很多角落的工人都得不到合理的工價,無法有尊嚴地生活。
 
趙善榮先生指出,造成這個局面有兩大原因,一是政府施政的不公義,二是來自大財團、大企業的壟斷。

他以農業為例,現在不少美洲、歐洲、加拿大等富裕國家,都給予農企業很多的補貼,這些企業有很大規模的生產量,本土市場吸納不盡,它們便以極低廉的價錢出售到貧窮國家,例如是加勒比海國家海地,這種傾銷方法令海地的農民難以競爭,無法維持生計。

另外,跨國企業的壟斷,也令自由市場的運作蕩然無存,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情況。趙善榮稱,就咖啡而言,五大跨國企業每年便購買世界市場上超過一半或以上的咖啡豆,惟當零售價格不斷飆升的同時,農民的收入卻沒有顯著增長,在最極端時,甚至連成本也無法收回!農民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於是又以不公義的手法欺壓童工、奴隸,造成惡性循環。

面對如斯境況,基督徒可以如何回應呢?趙善榮說,一方面,我們可以倡議貿易公義運動,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可以用消費行為去改變社會、改變世界。他鼓勵我們消費時要從倫理角度出發,買與不買,可以有更深層的考慮,而不應單循個人喜好,因為我們購買甚麼,可以對社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堂會如何服侍社區──林海盛牧師

林海盛牧師指出教會有敬拜、團契、教導、服侍和傳福音五項重要功能,但「服侍」卻特別欠缺。因此,他請大家反思,究竟服侍是否就相等於傳福音。
 
林牧師認為,要服侍社區,教會必須先從神領受異象,同時也要有願意承擔使命的決心。繼而,於講壇教導,作異象分享,深化信息,另外,林牧師亦提醒牧者,當做社區工作時,隊工、資源的配合也十分重要,不可單打獨鬥,教會應尋找同區支援,要與區內不同的教會同行,藉此更了解社區的情況,知道如何在社區做社關。他以當年旺角行人專用區為例,講述當時如何與區內教會合作,兩條腿走路,邊傳福音邊做社關的工作。
 
無疑,教會要做社區工作並不容易,但林牧師認為,教會作為社區一員,其實可為社區多做一點事。他亦鼓勵傳道人和牧者以身教和言教,推動基督徒關心社區。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不公義時,作為基督徒應發聲,以心中的熱誠爭取公平。

總結

公義之行,始於足下;社關之路,也是始於足下。正如林牧師所言,要做社關,行動是重要的。是次聚會只是讓大家了解現時基督教部份社關工作的概況,並希望能透過四位講者的分享,讓教牧同工知道可如何去做社關,從而鼓勵大家踏出第一步,實踐基督的愛心。

「企業講道德? 究竟得唔得?」

── 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5/11/2010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9月份舉辦之「生命倫理對談」,特別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講師黃元山先生,與我們一起對談「企業講道德?究竟得唔得?」——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

對於畢業於全球著名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多年來曾任職於皇家蘇格蘭銀行、瑞銀和雷曼兄弟等國際金融大機構的黃先生來說,過去在金融投資界別的工作,使他對企業追求獲利的同時,亦要講求商業道德、公平貿易、社會企業,以及慈善與公用事業等各個看似對立又水火不容的要求,有獨特見解。

企業就是要「賺到盡」?

在對談中,黃先生首先要大家反思:為何企業都是「賺到盡」,而不講求公義道德?經濟學大師米爾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曾於《紐約時報雜誌》撰文提出: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為賺取最大的回報和利潤(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1]只要是合法,自由地做生意,企業的任務是去追求最大的利潤,追求社會責任則是個人責任。然而,當大家都樂見公司「年年賺大錢,業績創新高」時,對盈利的期望和要求,就像層層疊般由最上的CEO(而對他有期望的其實就是大股東們,當然也包括每一位小股東)下至每一個職員身上,最後就變成了貪婪的「共業」。事實上,怎樣才能促使企業有商業道德、盡上社會責任和有企業良心,作為有份投資的每一位小市民其實也是有責任的。當我們去指責大公司欠缺商業道德,貪婪成性的時候,會不會忘記了自己也可能是他們的幫兇?

那麼,企業又能否既賺大錢,又可講求對社會的承擔?現時很多大公司都喜歡以公司名義捐款和行善,黃先生認為這多只是公司的「形象工程」,大家要留意的是企業文化的轉變。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有機體」,在社會中是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而企業比個人有更強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因此影響一個企業的文化,對社會帶來的作用是大的。一間做生意老老實實,商譽良好,講信用的好企業,其實也是社會一份很好的資產。

社企「有得做」嗎?

對於近年興起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黃先生坦言要兼顧經營而又能對社會服務有貢獻,難度是很大的。因為很多時我們都將「社會企業」與非牟利機構(NGO)、慈善機構,甚至是以往的「庇護工場」相提並論,但他們其實是不盡相同的。作為企業本身,要有「自負盈虧」的概念,這又牽涉了經營的策略,售賣的貨品與服務是否具商業價值,銷售手法等多方面的因素。社會企業並不是解決貧窮問題的終極答案,相反地,如果社企管理不善,可能對社區帶來更大的問題。

現時很多本港的社企都著重了「服務社會」那方面,但企業經營往往長期處於虧蝕狀態,長期須要補貼,這對本港社會服務的質素提升是不利的。黃先生指出,很多時社企都高估了其自身產品的可賣性和顧客的消費力,而一般社企單憑顧客的「良心消費」其實是不夠的,社企必須多加創意,去「出售」跟其他商店與別不同的產品,方能健康營運下去。他指出近期在港開展的國際知名社會企業「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就是一個頗成功的模式:以與眾不同的手法去體驗黑暗,既能引發參與者新的感受,也能給視障人士提供具尊嚴的工作,更具經濟效益。[2]

總結:「管家」與理財

那麼,作為基督徒,我們又應如何管好我們的資財?黃先生認為,作為基督徒,應該抱著在世資財只是神給我們託管,而非我們所擁有的心態,這有助我們更好地思想,怎樣才是好的投資態度和最高目標。他指出,參與投資的人,很容易因錢賺得多、賺得易而有「心魔」,最後就在投資中把持不住。基督徒本身帶有的「管家」職份,有助我們把投資目標放在比金錢和回報更高的層次之上,追求「既賺錢,又公義」的目標。具體而言,我們在投資時,可多考慮除財政數據以外的因素,如投資的企業有否推行具「社會道德」的理念? 企業管治中有否落實「家庭友善」政策?企業對社會服務又有何承擔? 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1]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eptember 13 (1970).
 
[2]詳情請參「黑暗中對話」。網頁:http://www.dialogue-in-the-dark.hk/html/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