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世態炎涼看奧運

港.我.森情

東京奧運曲終人散,但有關的慶祝活動仍陸續有來,金牌得主獲得的吹捧、獎賞、市民對得獎項目忽然興致大增,這類新聞相信仍然會佔據傳媒和社交媒體的版面一段時間。不過,有些報道看完之後只會令人搖頭。例如本來生活十分艱苦的中國14歲奧運女子10米高台跳水選手全紅嬋,在贏得金牌之後,她的家門外,不只有舞獅、更打鑼打鼓,許多人慕名前來探訪,她母親感慨地說:「之前從來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親戚」,還有很多網紅和遊客來「打卡」,有企業更送上現金。正是「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最佳寫照,政府和群眾都喜歡跟紅頂白、世態炎涼令人十分感慨。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許多奧運獎牌得主雖然短時間十分風光,但隨著時間過去,群眾的熱情冷卻,又或者當運動員過了最顛峰的狀態,不少的際遇都是令人十分惋惜、甚至潦倒的!

雖然今時今日,能夠為香港贏得獎牌的運動員,所得到的獎金已大幅增加,由廣告或其他以代言人身份所獲得的收入亦十分可觀。不過,他們退役之後的出路,以及一些未能獲獎運動員所面對的難處仍然是必須正視的。因為,能夠獲獎的永遠都是少數,一將功成萬骨枯,當不少人讚賞花劍金牌得主張家朗的父母容許兒子停學去追夢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不問的是若果張家朗最終不能夠獲獎,大家的看法是否仍然能夠維持不變呢? 還有的是今屆未能獲得獎牌,但已盡心盡力、表現出色的運動員,他們會受到怎樣的待遇?大家又怎樣看待他們的父母支持子女成為全職運動員,甚至放棄學業的決定呢?
 
只要整個教育制度仍然以考試為重心,仍然以公開試的成績和學位作為求職的最重要要求,放手讓孩子不跟主流去追夢仍然是十分奢侈、以及冒險的決定,對不少父母來說,最看重的也許不是望子成龍,而是希望子女能夠平安度日,將來不用營營役役,終日憂柴憂米。一個職業運動員無論能否獲獎,到了三十多歲恐怕都難免要退役,能夠成為教練或者從事與運動相關的工作固然好,可以寓興趣於工作,但畢竟只會是少數。其他運動員退役之後,不單只想選港姐,就算想做許多其他的事都起步較遲,處於不利的地位,未來漫長的人生如何安排是不能不正視的,否則的話,大家叫父母怎樣放心讓子女去追夢呢? 
 
政府及大專學府如何協助運動員一邊受訓、一邊繼續發展某方面的專長、甚至專業,讓他們退役之後較容易轉型或者繼續進修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他們已錯過了最佳的學習年齡,大專學院必須為學術成績未必很突出的成年學生提供更多進修的機會,以及為他們提供一些特別的安排。現代社會已經愈來愈多元化,基礎教育當然是必要的,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現時側重課堂講授的學習模式,正如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以背誦資料及數理解難為主的考試模式,讓年青人有更多元化的發展機會,在學術知識以外,無論體育、藝術、音樂,以及不同的專長,如魔術、手工藝、電競等等,不要只著眼於能夠賺錢的專業、以及金融商業等。香港的堅尼系數長期高企,貧富懸殊問題嚴重,不同職業之間的薪酬差距實在不合理地大,間接亦影響父母不敢輕易讓子女去追夢。 
 
不過,每個人的生命最後都是要自己為自己負責,父母只能從旁引導、鼓勵和支持,年青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如何抉擇,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政府及社會各界應為他們提供追夢的機會,不過,更重要的是就算不成功亦要有轉跑道的機會,因為年青人對自己真正的興趣、能力、以及競爭對手的實力都未必能夠準確預測,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人如何能夠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做一個必然準確的生涯規劃呢?傳道書第九章11節提醒我們:「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歌頌成功的時候,我們亦要學會接受失敗,並清楚了解人生真正最重要的冠冕究竟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