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面 再研究 再上路
度過炎炎的暑假,又與大家再見面。
經過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自己到了大專任教,走馬上任變成了一個「通識達人」,時常要在「你又對,我也無錯」的討論之間來來往往。筆者愈來愈發覺「真理愈辯愈明」是帶有條件的:就是必須對問題有透徹全面的理解,掌握問題各方面的情況,你才能有辦法得到正解;不然就像人們批評通識科「只有吹水」一樣,大家只有沒完沒了的討論,對了解相關問題卻是毫無寸進。
度過炎炎的暑假,又與大家再見面。
經過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自己到了大專任教,走馬上任變成了一個「通識達人」,時常要在「你又對,我也無錯」的討論之間來來往往。筆者愈來愈發覺「真理愈辯愈明」是帶有條件的:就是必須對問題有透徹全面的理解,掌握問題各方面的情況,你才能有辦法得到正解;不然就像人們批評通識科「只有吹水」一樣,大家只有沒完沒了的討論,對了解相關問題卻是毫無寸進。
有人認為:基督教倫理應該提供一些原則或指引,幫助人在面對困難時,可以做出決定,而不必違背基督徒的信仰原則。
有人認為::基督教倫理不是提供原則或指引,而是生命品格的塑造,不是難題解答,而是透過在信仰群體中踐行,當問題出現時,信徒自然明白可以怎樣活出基督教信仰。
又有人認為:基督教倫理主要是實踐聖經中記載的真理,所以熟讀聖經,認真地解經,便能明白神的心意,自然行出神所喜悅。
追求公義是普世價值,每個人的心底都渴望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但現實是香港社會卻充滿不公平、不合理的情況,市民大眾的怨氣愈來愈深,社會上的抗議、抗爭亦愈來愈多,作為關心香港市民的好鄰舍,教會是不能忽視這些不公義的社會狀況的。
生命成長是一個過程,為人父母,喜見兒女開始長大成熟。
從呱呱落地、學習行走、到擺脫扶持、起步、奔跑、自立、遠行,時光流逝,是一個學習和適應過程,也是獨立和成長的不同階段。
社工是一門助人自助的專業,擁有獨特的專業理論、知識、價值觀、工作方法及應用技巧。社工常常站在弱勢群體中間,以同理心去傾聽、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幫助有需要的個人或群體。可是,在一些具爭議性的問題上,當倫理觀與同理心互相拉扯,社工又應如何「企位」?
良好意願,沒有倫理和道德的制衡,是兩刃的劍,既能幫人,但也害人。
自胚胎學家Robet Edwards及婦科醫生Patrick Steptoe合作,於1978年7月25日誕生了全世界首名「試管嬰兒」布朗之後,各種「人工受孕」的方法應運而生。這除了為很多原來無法生育的夫婦帶來生兒育女的希望外,「試管嬰兒」之父也憑著對研究人類不育問題的貢獻奪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態度決定高度,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取決於他今日的工作態度,而今日的態度往往是取決於他昨日所受的教育,在性、愛、婚姻和家庭方面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