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2018生命倫理對談 《基督宗教尋珍之旅》

講員:何崇謙博士,整理:吳慧華    |    何崇謙博士 (美國聖言講道研經學院 副院長兼教務長) |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23/07/2018

神是偉大的藝術家,我們只要觀看神所創造的天地萬物,便會曉得神是彩繪及雕塑大師,祂所雕塑出來的物品是立體的,還會在地上走動,但我們可以說聖經故事是藝術作品嗎?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聖經故事只有文學之美,但原來,聖經當中更會出現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4月10日的晚上,何崇謙博士為大家闡釋聖經故事如何充滿藝術性,以及聖經故事的畫作如何充滿神學。

 

2018生命倫理對談 《基督宗教尋珍之旅》

范晋豪牧師, 整理:吳慧華    |    范晋豪牧師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座堂牧師) |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21/05/2018

范晋豪牧師自少便在禮儀教會長大,他憶述小時候常常聽到其他基督宗派的信徒質疑禮儀教會很形式化,信徒做很多動作卻不知道當中的意義、祈禱時只採用禱文書,並不是用心來祈禱。在3月7日的晚上,范牧師用心地為參與者闡釋禮儀的意義及它們對參加敬拜的人有甚麼好處。

 

基督宗教尋珍之旅系列

講員:彭順強博士 整理:吳慧華    |    中國宣道神學院 基督教靈修學碩士課程統籌 | 高級研究員
19/03/2018

靈修,對基督徒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從決志歸主一刻開始,便會有不少信徒告訴你,做了基督徒之後,除了要加入教會敬拜神,過教會的團契生活外,個人方面亦要開始有靈修生活。更正教的信徒比較熟悉以默想經文來靈修,但原來,靈修的意義非常豐富,亦有不同的方式進行靈修,以經文默想只是眾多形式中的其中一種。1月11日的晚上,彭順強博士帶領大家去發掘「靈修」這一座寶庫,從中去體會不同的靈修方法。

不讓同性戀者感到孤單

訪問及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13/11/2017

新造的人協會

新造的人協會(簡稱NC)於2004年開始投入服務,對象主要是受「同性吸引」困擾或希望離開同性戀生活模式的人士及其親友。除此之外,NC也希望協助有心關顧同性戀者的人士,以及幫助社會大眾更正確及全面了解同性戀。

小說

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1/07/2013

大眾文化與倫理對談系列  第三回

 

職場呼召——活出基督的召命

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1/2013

一想到神的呼召,基督徒大抵會想到讀神學、做傳道人及宣教士,又或是離開自己的出生地,到其他地方帶職事奉。但是,原來在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信徒也可以按照神所給予的才能,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也可以成為一個回應神呼召的人。

信仰給同性戀者的盼望

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9/2010
何志滌牧師分享內容:

「信仰為同性戀者帶來盼望。」這不是一句疑問句,而是一句肯定句。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堂主任何志滌牧師真誠地與會眾分享他在牧會期間,如何看見同性戀者因著信仰而重拾盼望,在信仰群體中得著關懷以及被神的能力改變。

「雄起!活下去!」

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5/07/2008

四川八級大地震,死傷枕藉,災場滿目瘡痍,哀鴻遍野的情況,不禁令人反思:狀似牢固的建設,面對自然災害,何其不堪一擊;相反,貌甚軟弱的人,逼到生死線上,卻又拼發出意想不到的堅忍和團結──面對劇變,無論遠近,震動人心。
 
面對瓦礫前的倖存者,我們可以為他們作什麼?對於難以捉摸的人生,我們可以怎樣面對?三個處於不同位置,皆熱愛生命的基督徒,三個不同角度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