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30期)

「疫」境中的非典型社關

燭光網絡 30期 (p.1)
14/05/2003

非典型肺炎已經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打亂了我們無數的計劃;更嚴重的是不少人常常活在憂慮和恐慌之中。由疫情初現,到其後政府的種種回應,包括戴口罩、全面停課、家居隔離、大灑金錢救市及援助死者家屬等等,強勢傳媒幾乎主導著大部份的社會議題,弱勢政府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傳媒在監督政府、提供資訊之餘,也強烈影響著大家的情緒。

「兩名愛滋病專家何大一及巴爾的摩都認為全球對SARS 過分敏感,它帶來的驚擾已超過本身的威脅……何大一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愛滋病在過去20 年,差不多奪去所有未獲治療患者的性命,而 94 % SARS 患者都能康復。 1975 年諾貝爾生物學獎得主巴爾的摩更指出,全球對SARS 的恐懼已淹沒了常識量度,煽情的傳媒報道令SARS 病毒更形可怕……SARS 的影響比很多病症都溫和,如流感每年便導致全球25 萬人死亡,瘧疾每年奪去100萬人性命,相比之下,SARS 的殺傷力並不特別大。」

教會「抗炎」行動點滴

燭光網絡 30期 (p.3)
14/05/2003

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以來,很多人說教會只顧自己防避,或是「只禱不做」!其實在疫症開始蔓延後,一些香港教會也快快反應,由聚會應變,辦祈禱會,到落實行動幫助市民,基督徒從沒有在戰線中後退!讓我們看看近月來不同教會及機構所舉辦的「抗炎」行動。
 

非典型肺炎事件的神學反思

燭光網絡 30期 (p.4)
14/05/2003

引  言
 
非典型肺炎在香港爆發和肆虐,叫不少市民在疫症失控的情況下活在前所未有的恐懼中,疲弱的香港經濟,再受重創,變成了雪上加霜。這樣巨大的災難引發社會人士思想很多不同的問題,而教會圈子中所談論的問題乃是:誰的罪引起這場苦難?其實自古至今,經歷禍患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就如昔日他施船上的水手,在大風暴中掣籤,嘗試找出罪魁禍首,在香港今天這場災難中,很多信徒似乎早已知道和決定帶來這場疫症的主兇,但我們要理解,這問題牽連一個複雜而教會圈子中爭論已久的苦罪問題,我們不能過份簡單地在這方面為神立下一個處理罪和刑罰的方程式。
 
苦罪問題
 
不錯,按照聖經的真理,人間一切的苦難,都是始祖亞當和夏娃墮落犯罪的後果,但聖經的真理同時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苦難都是人犯罪的直接後果,例如地震和龍捲風屬於天然的災難,昔日加利利海常有突然的風暴,主耶穌和門徒也在船上經歷過這些風暴,香港每年夏季也都經歷大大小小的颶風,我們不能排除神藉這些自然災難刑罰某些人,但一般信徒都不會去為每一場天災找出「犯罪的人」。
 
也有一些災難是明顯人犯罪帶來的後果,戰爭、毒品和環境破壞所帶來的禍患等就屬於這一類的「人禍」。
 

SAR vs SARS

燭光網絡 30期 (p.7)
14/05/2003

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選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作為第一主戰場,揭開了美英攻伊之後的第一場世界大戰。SARS在SAR的一舉一動,都成了舉世矚目的事情。
 
SARS之所以令人震驚,不單是因為它的傳染力和殺傷力,更是因為它選擇了一個世界級城市登陸,並且一下子就幾乎把他們攻陷。雖然環境證據告訴我們,廣東才是發病的源頭,但若果病毒只在廣東和中國肆虐,全世界還不致於如此慌忙失措。但如今香港、新加坡、多倫多這些醫療先進的城市相繼也失陷了,才教人害怕。
起初,特區政府堅持病毒只在醫院,而非來自社區,也沒有在社區爆發。然而,單憑常識判斷,醫院是治病的地方,不應是發病的地方。因此,病毒必然是來自社區,這是顯淺的道理。但這般簡明的事實,卻因為某一些政治考慮而被顛倒了。用中國官方的話是,或瞞報、延報、誤報,於是引發出災難的後果。
SARS襲港至今,病毒先在醫院著陸,再在社區散播。如今,醫院、學校、旅遊、飲食、娛樂、社區服務,甚至教會,無一不受打擊。因此,SARS雖然只是一種病毒,但它實際的威力就像一支滅城的軍隊,可以使SAR失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燭光網絡 30期 (p.9)
14/05/2003

繼美伊戰爭之後,一向善於作「議題設定」報道的香港傳媒,迅速將報道的焦點集中在「世紀沙士之戰」的上面,各種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一個新的新聞名辭,即是由英文SARS四個字母所組成的「沙士」(非典型肺炎)。
 
由於淘大花園中有部份居民受到SARS的感染,因此居住在受感染的樓宇的居民需要接受隔離,有人卻選擇了逃亡的滋味,一時間淘大花園成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香港屋苑名字。香港特別行政區(SAR)因SARS而揚名於世,香港特別行政區(SAR)居民亦因SARS而成為各地不受歡迎入境的人物,這都是「沙士」所惹出的禍。「沙士」成了香港人的剋星,卻是國際社會和國際媒體妖魔化香港的子彈,令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形象受損。
 
今次的「世紀沙士之戰」中,本港各種媒體對「沙士」的報道處理方式和手法,既有典型的一面,也有非典型的一面。所謂典型的一面,是指香港部份傳媒繼續沿用自《蘋果日報》面世以來的煽情主義,仍舊賣弄煽情。所謂非典型的一面,是指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普及,新興的小眾媒體在今場新聞戰中,異軍突起,發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果,一度引來社會的恐慌。本文嘗試對各種傳媒在今次「世紀沙士之戰」中的處理手法和表現,作出綜合的介紹。
 
賣弄煽情,還是保駕護航?
 

社會低潮中基督徒的堅持及關懷

燭光網絡 30期 (p.11)
14/05/2003

有人說,非典型肺炎不算可怕,它帶來的恐懼,對我們心靈的影響才可怕!除了「口罩不離口,時常勤洗手」外,一些心靈慰語,帶來平安的祝福,可能更加重要。今期《燭光網絡》,我們邀請一些教會和機構內的領袖同工與大家分享,與大家互勉!

 

 
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港遏不可止,不但死亡人數日有增加,也引致百業蕭條。雖然有人認為香港若未能在短期內控制疫症,港人的信心及經濟前景堪虞。但我們基督徒應積極面對,因為最難克服的非「不景氣」乃是「不爭氣」。
 
胡明添牧師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施行起死回生的神蹟前說:不要怕,只要信。
今天我們對主的信心,能夠成為重建香港信心的基礎。在這個時刻,
給染病的人信心,給前線醫護人員信心,給遭受經濟疲弱影響的人
信心,是香港基督徒的本份和責任。
 
蘇成溢牧師 基督教協進會

 

 
人心越是無助無望,正是教會敢於走進苦難的人群中,表達愛心關懷,見証永活福音!
 
胡志偉牧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從《賭博稅修訂條例草案》看賭波合法化的真正目標

燭光網絡 30期 (p.13)
14/05/2003

在「沙士」當道下,賭波合法化的條例草案,已於4月9日靜悄悄地在立法會進行首讀程序!今天把賭波規範化是要打擊外圍非法活動,政府自詡它的賭博政策是不鼓勵賭博。事實將會說明,把賭波活動合法化,不可能令這兩點得以落實。
特區政府於二○○一年初提出要研究把賭波合法化,到了是年六月發表〈賭博問題諮詢文件〉,經過年多的爭論,「足球賭彩規範化」可說是已成定局,政府亦已向立法會提出「2003 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為正式提供合法賭波活動及相關安排打造法理基礎。
從這個發展與政府言論的演變過程,清楚顯示了政府提出的政策,目標與實際意圖的差距,也可以看到其所宣示要針對的問題與政策實際成效其實並無必然聯繫。
合法賭波怎能不鼓勵賭博?
〈賭博問題諮詢文件〉及其後的官員言論,一再重伸政府賭博政策的目標是不鼓勵賭博,但為了滿足持續而龐大的賭博需求,並因要打擊非法外圍賭博活動,不得不考慮提供有限而受監管的合法賭博渠道。這一說法,不難為政府爭取到不少對賭博持無可無不可態度的人士支持;也令一些認為外圍禁無可禁,因而不反對把有關活動的財源納入公共收益的人士同意。

整全人「性」

燭光網絡 30期 (p.15)
14/05/2003

筆者曾於某一大學主辦的性教育研討會中聽到一位主張性解放的學生很忿怒地指責那些保守人士:「為什麼有關飲飲食食就可以公然報導,唯獨性行為總是見不得光,傳統的性禁忌令到大眾都將性視為污穢。」性開放的人士往往覺得傳統的性道德是對人性慾的壓抑,所以「性慾」改成「性需要」,暗示著性慾就如飲食般,是人性基本的需要,禁慾就是壓抑人性基本的需要。雖然「性需要」已被社會廣泛地引用,但筆者始終對之極不認同,因這用詞背後的涵意是將「性」約化為單單身體官能的反應,有些學者將性關係比喻為「握手」、「食飯」、「打一場波」等等,除了否定了性的道德價值之外,同樣亦是將性單單視為生理反應而已。而現在的性教育所鼓吹的「安全性行為」(只要不染病、不懷孕,婚前性行為是被容許的),同樣都只是著重「性」的生理層面。但「性」是否真的像飲食般,只要食飽了就可以滿足呢?基督教又如何看人「性」呢?
 
性與身體
 

尊重自殺?由張國榮說起

燭光網絡 30期 (p.17)
14/05/2003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4月1日,繼早上流傳香港成為疫埠的「愚人」新聞後,晚上卻傳來了廣大歌迷巴不得只是另一個「愚人」的消息──「哥哥」張國榮跳樓自殺!
 
當天晚上最手忙腳亂的,相信非各大報章娛樂版的編採人員莫屬:翻照片、找舊聞,致電「哥哥」生前好友做訪問,務求做好這單新世紀的娛樂大頭條。一如所料,接著幾天的報紙均舖天蓋地報導「哥哥」的死訊。當中有些訪問和報導,是值得我們留意和思考的。
 
由於這是一宗自殺事件,輿論再次掀起有關自殺的討論。幾位「哥哥」的生前好友,在被問及對此事的感受時說:「『哥哥』這樣做令愛惜他的人很傷心,但若這樣會令他好過點,我會尊重他的決定」當然,身邊好友驟然離去,確是苦痛,但若因此對自殺行為予以尊重和肯定,便會容易將之美化與合理化,並將其背後的道德對錯界線變得含糊,這絕對不是一個值得欣喜的現象。
 

戶到戶.點對點

燭光網絡 30期 (p.18)
14/05/2003

社關系列3

 整理: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