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馬會宣傳走上網 全方位吸納馬迷
馬會去年投注額創歷年新高,但卻沒有因此而放緩腳步,相反更加強宣傳有關賭博的資訊。去年馬季,與馬會合作的電子媒介,除了以往的亞視和有線18台,更新增了now668台,可以讓觀眾免費或付費收看直播賽事。另外,甚至在網上的頻道亦讓賭徒可以用視窗系統收看賽事。
炒賣無罪 賺盡有理?
本年9月,蘋果推出新一系列智能手機,結果又馬上成為全城炒賣的目標。有水貨店老闆高調放話,聲稱一部手機可以賺三倍多,令全城瘋狂。故事發展相信大家也知道,最後同一批水貨店老闆又一起放風,稱收機太多而怕滯銷,因此決定降價,部份巿民甚至要損手離場。
同性戀系列講座 解開誤解與迷思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自1998年起設立的「平等機會(性傾向) 資助計劃」,每年會資助不同社福機構及團體舉辦活動,促進不同性傾向人士及跨性別人士享有平等機會,或為性小眾提供支援服務。過往,這項資助主要由同性戀團體及社福機構奪得,不過今年本社卻成功申請計劃,舉辦一連串講座,讓公眾更了解同性戀議題。
雨傘運動張開抗爭新一頁
商討經年的佔領中環行動終於在9月28日零晨打響了抗命時代的第一炮,在警方87枚「催淚彈」和大量近距離胡椒噴霧的鎮壓下,這場民主運動被西方媒體冠上「雨傘革命」的名號。
說到尾,還是霸權?
佔中已經發生了。在旺角及銅鑼灣等「佔領」區,衝突不斷發生。其中除了五毛或愛字頭等可能是幕後的黑手,反對佔領的也包括該區不少的商販,他們直指佔中影響生意,甚或可能弄到結業云云,因而與示威人士發生爭執與衝突。後來有報章分析,在這些黃金地段的大型商舖,租金動輒過百萬,那佔他們營運成本的最大部份。
商業代孕 點解唔得?
一家在海外註冊的證婚公司公然在香港報章以「生男生女,由你決定」作招徠,大賣試管嬰兒「服務」廣告。不只是試管嬰兒,代孕也是另一種常見的「服務」。早前發生的泰國代孕母事件,使我們不得不驚覺在這去道德化的世代裡,原來代孕已在某些國家成為一種「產業」。
是誰造就領匯?
如果讀者是在港英殖民地時代出生,曾經跟隨父母到街市買餸的話,或許會對那些年充滿人情味的小店留下印象。可是千禧年後,這些小商戶已一間又一間地結束營業,換來的卻是如複製品般的連鎖商店,提供千篇一律的貨品和服務。這些商店及貨品,你可以在黃大仙中心找到,在樂富廣場找到,在元州商場也同樣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