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教會關注社會倫理的信仰反省
陳劍雲牧師
| 香港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牧師
15/10/2011
摘要
筆者認為福音帶給基督徒的生命,包含著另類的世界觀、價值取向和倫理踐行。不過面對俗世的衝擊及引誘之下,不少信徒的生命已不再作鹽作光。
圓桌會議內容摘要
整理:陳永浩、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中主、研究員
15/10/2011
2011年「80傳說」研討會
主持:蔡志森先生(明光社總幹事)
分享嘉賓 :何敏超先生(80後信徒、中學教師)、梁恩榮博士(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譚溢泉牧師(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大埔堂牧師)
寫在前面
誰說婚外情不是誠信問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10/2011
前政務司長唐英年在傳媒追問下,一直對是否有婚外情左閃右避,最終為了預備競選行政長官而自我引爆,承認「過去在個人感情上曾經有過缺失」,無論用字經過公關如何精心包裝,其實結果仍然一樣,就是他曾經有婚外情。有評論認為婚外情不應成為考慮一個人是否能擔任行政長官的因素,因為從政最重要的是誠信和坦白。
前言:80傳說——如何牧養通識新一代的信徒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1
究竟「80後」是甚麼?是一個年齡的界別?還是一種社會精神?是一種身份意識,還是一種對社會忿忿不平的不滿情緒?當我們人人都很熱衷地去界定自己和別人是「XX後」的時候,其實我們對現今80、90後的狀況了解嗎?
序 : 走進「雞蛋那邊」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1
人人都說:青年人是社會的「未來主人翁」。但社會對青年人的看法卻是充滿矛盾的。單就以近年熱爆的80後為例,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指在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期出生的年輕人。查此字的緣由,是來自大陸的「一孩政策」下出生的城市新一代,帶有「垮掉,最没責任心的一代」的負面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