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佔領中環」還是「被中環佔領」?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10/2011

「佔領中環」運動持續了近一星期,反抗所謂的「金融霸權」。平時周六、日由外傭佔領的中環,這幾天有一群青年人在當中,一邊示威,一邊聲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至截稿前,有關行動已升級,暫名為「佔領全球」行動)。看看在街頭的示威者,口號就是反對資本主義,但他們的生活是甚麼?

2011-2012施政報告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0/10/2011

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發表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亦總結了他擔任特首七年來的工作和貢獻。

教會是道德的最後防線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16/10/2011

隨著愈來愈多評論認為公職人員,無論是特首、高官或議員的私生活和他的工作能力無關,因此,應將兩者分開。亦有人認為選舉不是選聖人,而婚外情與個人能力及誠信無關,因此,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雖然承認有婚外情,不應影響大家是否接納他當特首候選人。這種重才不重德的社會大趨勢,令人憂慮。

一個80後對80、90後的看法

何敏超先生    |    80後信徒、中學教師
15/10/2011

摘要

80、90後青年的思想或關心事項,真的與上一代截然不同嗎?80後青年如何看他們這一代?身為80後的信徒,他們又希望牧者如何牧養他們?大家可以通過本文,略為理解部份80後年青信徒的想法。

總結:如何與新一代的信徒同行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1
真的有「80傳說」嗎?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和公民抗命對教會牧養的衝擊

梁恩榮博士、盧恩臨女士    |    香港教育學院 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 副教授 、 香港教育學院 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和、公民抗命對教會牧養的衝擊
15/10/2011

摘要

研究中心文章與特稿:舊約中的公義——憐憫勝於公義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15/10/2011

摘要

過去,不同的哲賢對公義都有不同的闡釋。至於今天,我們要對公義下一個定義,又或是怎樣行才算公義,相信也同樣會牽起連場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