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千禧男歡女愛

程翠雲女士    |    觸動輔導中心 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 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 創辦人
09/05/2008

 過往大家說到男女和家庭時,一般都是很簡單直接的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縱使不至於完全相信西方童語故事的「從此之後,二人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 直到永遠」,但也覺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十分理所當然。這過程中,二人亦必然結婚生子,活在同一屋簷下,風雨同路數十年。

為內憂外患的家庭尋出路

採訪及整理: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09/05/2008

「有很多人未及處理好以往的心理創傷,帶著這些創傷在家庭中生活,於是也就未能妥善處理好自己和教導子女,最終也未能建立好子女們的自我及自信。」具社區 服務、處理家庭問題及輔導工作廿多年經驗的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姑娘(見下圖),認為家庭的愛、互動關係及相互尊重等因素,都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凝聚力 及抗逆力。

家庭的危機家庭的危機

關啟文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09/05/2008

 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英美法澳的離婚率大概翻了一翻。美國現在的離婚率約50%,44%十八歲以下的孩子活於單親家庭裡,通常是由母親撫養──其中近一半活在貧窮線下,她們離婚後的平均收入有30%損失。

再思娼妓合法化

陸君樂    |    海外傳媒工作者 | 明光社 前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05/2008
三月份本港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有團體就此提出娼妓合法化,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支持者都相信娼妓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1.擺脫黑社會操控;
2.改善接客環境,以近期兇殺案為例,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沒有工時規管及工資保障,

鄧寶山先生    |    施達基金會 教育及推廣幹事
09/05/2008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家庭凝聚力的概念,以回應接二連三發生的倫常慘劇及日益嚴重的家庭暴力問題;並逐步開展一些具體措施如加強家庭教育、完善處理家庭暴力 機制、向偏遠社區增撥資源、營造對家庭友善的工作及社區環境等。措施有何成效,還需拭目以待。可是,這些措施並未觸及工作過勞及經濟收入不足兩大核心因 素,因工時長、工資低帶來的家庭問題更時有發生,難免令人懷疑措施的實質成效。

社會要總動員推動家庭價值

鍾劍華博士    |    香港理工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09/05/2008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以為香港作為華人社會,家庭制度較西方社會穩健,香港政府也常常以此作為否定某些社會政策措施的理由。但事實上,香港家庭制度並不如想像中穩健。

色情無害?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7/05/2008

上週出現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在韓國大邱市揭發一群初中、小學的學生的集體強姦、猥褻低班同學的案件;涉案的主犯都是13、14歲以下的少年,而受害學生超過一百多人。

娼妓合法化兵棋推演

陸君樂    |    海外傳媒工作者‧前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4/2008

三月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令人再次關注有關受害社群的問題。有團體就此向政府及政客提出娼妓合法化的要求,搬出「外國」的例子,意圖增強其說服力,亦有人提出「一樓雙鳳」的建議,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政府及政客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建議娼妓或賣淫合法化的人士都相信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簽卡買大象?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9/04/2008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最近報章雜誌篇幅最多的是哪一類的廣告?

「性」只能留住「性」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15/03/2008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困難,但每一個時代都還有它的守望者和有心人。明光社每月舉行的「閱讀雲彩」分享會,正是尋找時代裡有心又用心的守望者。這晚的有心人 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的程翠雲姊妹——不僅是永遠頭戴帽子的獨特標記,長期對青少年愛滋病和性教育的關懷和委身,更是教人動容並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