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再思娼妓合法化
大部分支持者都相信娼妓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1.擺脫黑社會操控;
2.改善接客環境,以近期兇殺案為例,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基督信仰對家庭價值的詮釋和信念
按舊約創世記的記載,上帝把夏娃帶到亞當面前,從而創立婚姻和家庭制度,並且以十誡的第五誡,「當教敬父母」,顯明對家庭關係的重視。說清楚點,這是指一夫一妻的異性戀家庭制度。然而舊約聖經的敘事,反倒看似與這制度對着幹。單就創世記,已記載了多個家庭悲劇。
愛家、樂閱讀、有夢想
想像香港有一天成為熱情的「書香社會」;想像香港有一天成為可親的「愛家社會」;想像你我都在奮力推動這個城市──「愛家、樂閱讀、有夢想」。
重整由不得自己的心靈
三月二十八日晚上的「閱讀雲彩」,五十多人坐於明光社剛搬入之新辦公室中,不但是弟兄姊妹同行的團契和暖意,更是嘉賓講員康貴華醫生以專業和誠懇帶來的溫暖和鼓舞──也許,醫者心腸,在這功利的年頭,可能不易發現,但在康醫的爽朗和熱誠中,你卻足以感受屬於醫者的仁愛、悲憫和心腸。
同運議程=尊重人權?
當美國大選民主黨兩大候選人奧巴馬及希拉莉也分別誓言,若當選,必會致力推動爭取同志權益,為有關同性戀法例「開綠燈」。當台灣候任總統馬英九在回應詢問未來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可能性時,也指出要以尊重、審慎的態度看待,會參考國外政策,去保障人權和推動多元文化等。
冰山一角的二十萬
「華人賭徒一直傾向尋求親友協助,不少人仍有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因此求助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港大早前估計,全港賭徒有200,000之多。」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指出,超過60%求助賭徒首次賭博年齡都在20歲之前,但20歲或以下的求助個案卻不足10%,可見年輕賭徒都缺乏危機感。
色情無害?
上週出現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在韓國大邱市揭發一群初中、小學的學生的集體強姦、猥褻低班同學的案件;涉案的主犯都是13、14歲以下的少年,而受害學生超過一百多人。
娼妓合法化兵棋推演
三月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令人再次關注有關受害社群的問題。有團體就此向政府及政客提出娼妓合法化的要求,搬出「外國」的例子,意圖增強其說服力,亦有人提出「一樓雙鳳」的建議,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政府及政客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建議娼妓或賣淫合法化的人士都相信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自我一出 也就無處容身
「全世界的藝術家都要突破──以前大家要宗教,要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現在大家覺得這是老土的東西,於是藝術發展也就朝向反建制──在此大潮流之中,沒有 藝術家敢說既有的建制也有好處,於是反建制現在又變成一個框架。」資深藝術工作者林旭輝先生指出,當大家都忙於高舉自我而漠視群體時,其實也就無處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