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10年吶喊終不悔 一點明光抗洪流
堅持吶喊,坦然面對一切攻擊
最寂寞的人是對著空曠的荒野大聲疾呼而只聽到自己回聲的吶喊者,像一些精神病患者一樣自言自語,不在乎(而事實上亦沒有)任何回應,幸好我們不是!過去十年,明光社在香港這個經濟繁榮但心靈貧乏的「荒野」,就像一個大聲疾呼的吶喊者,堅持一些在某些自認「開明」人士眼中的「保守」價值,但值得感恩的其實我們原來有不少的支持者,我們並不寂寞!
以柔制剛
樓曾瑞,上海出生,12歲來港,完成預科後獲獎學金往美國唸大學,完成碩士後由於對青少年工作有負擔,回港教書,二十年前任迦密主恩中學創校校長,將於今年暑假後退休。樓校長在明光社創立時已是董事,2000年開始擔任主席。
一切從關心青少年開始
為傳媒的「藍天」打打氣 . . .
為傳媒的「藍天」打打氣......
過去一年,傳媒發生了:
此誠危急 存亡之秋也!
推動性教育,不論於家於校,實乃當務之急,因為在今天香港,青少年面對的性刺激、性描述、性引誘和他們在學校或家庭接收的性教育、性知識、性觀念,差距已遠得不能再遠。當然,是指前者的「份量」遠遠拋離後者。
澳門槍聲的啟示
賭業的發展,究竟是否可以幫助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沒有人再問了──自從澳門的賭業收益,超越拉斯維加斯之後,亞洲地區政府討論的,是如何以最快的快速度,分得一塊「肥豬肉」。「賭」與「不賭」,已經不是太重要。
但澳門的槍聲,是否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積極去發展一個幾乎不勞而獲的營生體系,對地區經濟而言,是否一個長遠而又健康的發展方向?
「反對政府放寬播放博彩廣告」聲明
對廣管局在未經諮詢之下放寬播放賽馬及博彩廣告的細則,本聯盟深表失望和憤怒。
廣管局2007/04/21批准有關賭博產品及服務廣告規定的相應修訂建議,容許電視及電台根據最新修訂的《博彩稅(修訂)條例2006》播放賽馬博彩廣告,只禁止此類廣告在每日4pm-8:30pm於電子媒體,或在以18歲以下年輕人為對象的電視或電台節目中播出,本聯盟深表失望和憤怒:
「次貨」的芳容
女為悅己者容?這話最多只是說對了一半,因為不少人是為了自己才特別注重儀容的。靚仔靚女除了較受異性歡迎外,更容易在不同場合得到較好的對待,亦令個人更有自信,難怪不少女士(近年多了男士)都願意花費不少金錢在美容、化裝和衣著打扮方面,但「現實」是有些人無論怎樣打扮,都無濟於事,於是整容便成了一些人的「出路」。
謊容不一定能重燃愛火
韓片《慾望的謊容》(下稱《慾》)是導演金基德的作品,在去年11月份在港上映,英文名字是《TIME》,整容的背後其一動機是抵擋時間洪流,《慾》不是側重於女性如何阻止歲月在身體留痕,而是針對人類貪新忘舊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