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黑傳媒面面觀
黑色傳媒?你想到甚麼?黑色幽默?黑色恐怖?
要說到黑社會在傳媒當中的影響力,我們就必須親眼看看時下電影、報章雜誌及互聯網等較開放的媒體怎樣看待黑社會。現時傳媒對於黑道中人、黑社會故事是傾向反對、縱容、是接納、還是歌頌?傳媒真的受黑勢力影響嗎?
傳媒監察組今次又再出動,細察傳媒當中的黑勢力。
明光社5週年紀念
踏入2002年,本港經濟蕭條,百業不振,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是一個甚麼值得紀念的日子,但正因著一份對公義的堅持和對香港社會的情,明光社由97年成立至今,渡過了5周年紀念的日子。正如時代論壇社長李錦洪先生所說:「燃亮一根燭光並不困難,要在腥風惡雨中燒旺下去,需要不休的勇氣,不移的信念,不停的加油。」五年來,明光社努力發光,致力照亮被污染的香港,濁化的人心!
參與明光社 = 唐吉訶德與風車搏鬥 = 出盡全力推大石?
我離開香港七年到英國念神學和哲學,於九三年底回港,在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中事奉,在一半偶然、一半抵受不住內心催迫的情況下,成為了明光社的前身──「基督徒關注色情文化聯委會」( 簡稱「關色文」,友人都戲稱這是我的弟弟)的召集人,這樣就開始了我作為「超級道德主義者」、「道德恐怖分子」和「道德法西斯主義者」的生涯!
性教育的基礎是道德教育
教育雖然是一個很籠統的詞彙,但真正的教育內涵卻包括三方面:知識、技巧和道德,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以性教育為例,知識層面應包括老生常談的青少年生理及身心發展常識、青少年時期的兩性交往及正常的社交生活、傳媒對性行為的誤導等範圍,傳遞知識的目的並非要受導者掌握所有常識,更重要是預備他們有繼續追求知識及分辨是非能力,在遇到有關兩性問題時能主動學習尋求。
社會大學「性」學系
我們時常說社會像一間大學,在生活中每個環節,我們都在學習。究竟現時「社會大學」中傳播的性文化是怎樣?本文主要是整理現時社會上多個推動性教育的團體及流行雜誌對性文化及性教育的基本看法,好讓大家思想是否有不足之處。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討論勝於逃避
梁林天慧女士自明光社的前身—基督徒關注色情文化聯委會成立以來,便是積極參與的中堅分子。在過去數年,關注色情問題一直是明光社主要工作之一。作為兩位孩子的母親,今期《燭光網絡》特邀梁女士就現今色情文化充斥的情況下,如何積極面對,與之抗衡,並使自己的子女免受影響。
一場沒完沒了,不打必輸的仗!
五年,在歷史的洪流中不過是一小滴水點。
明光社,在今日香港社會的洪流中亦不過是一小滴水點。
但對於乾渴的人來說,每滴水點都是寶貴的甘霖!
學校教會也談性
很多人認為,學校與教會是性教育的「死穴」—一般學校固然因循守舊,教會內又滿口仁義道德,談天說「性」更是極大禁忌!可是,當現今社會只講激情,不講後果的性文化充斥時,著重倫理教育的學校及教會推行性教育,可以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對抗衡放任的性文化是很有果效的。
今期《燭光網絡》邀請了兩位有參與性教育工作的教師和牧師,與我們一同分享他們的經驗。
教會為何要推行性教育?
有中五同學訴說近來自慰次數很多,平均每天達兩次,心生罪惡感,但又不能制止慾望,怎麼辦呢?以下是家計會的建議答案:
我的社關路
林海盛牧師是昔日有份籌組明光社的其中一員,回顧明光社是於97年5月成立的,成立之前正是政權交接的過渡時期,當時社會上大部份的資源,無論是政府、政治團體、社工團體等,都關心政治方面發展;對於一些社會問題,卻缺少了聲音。幾年間,香港社會風氣出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色情文化、海報、漫畫和電影等問題猖獗。社會道德倫理水平下滑,人與人之間亦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