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尊重自殺?由張國榮說起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4/05/2003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4月1日,繼早上流傳香港成為疫埠的「愚人」新聞後,晚上卻傳來了廣大歌迷巴不得只是另一個「愚人」的消息──「哥哥」張國榮跳樓自殺!
整全人「性」
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14/05/2003
筆者曾於某一大學主辦的性教育研討會中聽到一位主張性解放的學生很忿怒地指責那些保守人士:「為什麼有關飲飲食食就可以公然報導,唯獨性行為總是見不得光,傳統的性禁忌令到大眾都將性視為污穢。」性開放的人士往往覺得傳統的性道德是對人性慾的壓抑,所以「性慾」改成「性需要」,暗示著性慾就如飲食般,是人性基本的需要,禁慾就是壓抑人性基本的需要。
從《賭博稅修訂條例草案》看賭波合法化的真正目標
鍾劍華
|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14/05/2003
在「沙士」當道下,賭波合法化的條例草案,已於4月9日靜悄悄地在立法會進行首讀程序!今天把賭波規範化是要打擊外圍非法活動,政府自詡它的賭博政策是不鼓勵賭博。事實將會說明,把賭波活動合法化,不可能令這兩點得以落實。
社會低潮中基督徒的堅持及關懷
14/05/2003
有人說,非典型肺炎不算可怕,它帶來的恐懼,對我們心靈的影響才可怕!除了「口罩不離口,時常勤洗手」外,一些心靈慰語,帶來平安的祝福,可能更加重要。今期《燭光網絡》,我們邀請一些教會和機構內的領袖同工與大家分享,與大家互勉!
教會與政治
朱耀明
| 牧師 柴灣浸信會主任牧師,現任支聯會常委,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核心成員
整理:Michael
19/03/2003
明光社於2002年舉辦《基督徒社關的實踐與反思》課程,讓不同背景的教牧和學者分享他們的經驗和不同的看法,旨在讓信徒認識及反省基督教與社會關懷的現實情況,讓信徒能學以致用,落實關心香港社會。
教會與政治
複製家的最後通牒
戴賢聰
| (作者於香港大學及北京大學法律學院畢業)
19/03/2003
「你要察看神的作為:
因神使為曲的,
誰能變為直呢?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
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
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
為的是叫人查不出
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七章13-14節